經典諜戰電影《風聲》“組合”高羣書、麥家的新片《刀尖》在“遲到”了五年之後,終於正式上映。然而,令人感到大跌眼鏡的是,其豆瓣評分開畫僅爲6.4分,而且評分還有持續下滑的趨勢。
縱觀近些年的諜戰電影,能獲得高口碑、高評分的,還是鳳毛麟角。其實,市場對於“諜戰”題材仍然是歡迎的,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取向,想要在2023年的大銀幕上覆刻2009年《風聲》的“神話”顯然行不通了。
國產“諜戰”題材影視作品天然具有優勢,首先是在歷史背景下,每一段諜戰故事都蘊含着感人至深的家國情懷。其次,在不同的陣營中潛伏着“諜”,找出”內鬼“的過程也好,“臥底”竭盡所能去完成任務的過程也好,本身就自帶的強烈懸念。最後,作爲一羣行走在刀尖上的人,主人公除了“英雄”的屬性,更不得不面對各種抉擇,而人性的閃耀和信仰的光輝恰恰就“潛藏”在這些抉擇之中。可以說,基於這三點題材賦予的天然優勢,一部諜戰作品很難拍得乏味。這也就不難解釋,爲什麼在不同歷史時期諜戰影片總會佳作迭出。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父輩們就津津樂道的”反特片“,到以《風聲》爲代表的經典“諜戰片”,都爲國產諜戰電影樹立了標杆。
與此同時,電影觀衆的欣賞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雖然依舊喜愛“諜戰片”,但隨着審美水平提升,觀衆對“諜戰片”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國產諜戰電影也在此時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早在2007年就在威尼斯斬獲金獅獎的《色戒》將視線聚焦到被“諜戰”的易先生身上,講述了一段從未被正視的情感;今年賀歲檔創下9.3億元佳績的《無名》,大膽解構,以作者強烈的影像風格和獨特的思考角度,打破“諜戰片”的刻板印象和講述諜戰故事的套路,讓影片更加貼近當下審美。反之,2021年,張藝謀導演拍出的《懸崖之上》,可以說是一部符合“諜戰套路”的情懷之作,豆瓣評分也只收獲了7.7分。再加上此番的《刀尖》市場遇冷,人們不難看出,並不是“諜戰片”過時了,而是講述這類題材的角度和方法,着實應該爲了當下電影市場的消費者做出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