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泥、拉坯、印坯、利坯、曬坯、刻花、施釉、燒窯、彩繪……幾百年前,在古代匠人一錘一拉、一描一畫中,泥土變成了精美的陶瓷。如今,它們矗立於展櫃中,組成了新時代博物館裏展出的美。

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裏的志願者團隊(以下簡稱“文博社”)也經歷着這樣的“土與火之歌”。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本科生趙鑫龍記得第一次踏入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時,第一印象便是莊嚴和神聖。在這裏,他的注意力被展板上關於秦腔藝術的故事吸引,目光牢牢鎖定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動畫上,思緒也隨着學生志願者的講解聲緩緩飄進蘊含着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世界裏……“我要成爲一名博物館志願者。”他在心裏埋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

“文博社”是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裏的志願公益類社團,主要負責講解服務接待、策展布展、宣傳教育等社會服務工作,這裏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交小博”。據統計,僅在2022-2023學年內,社團共100餘位志願講解員先後爲校內外參觀團體提供超過1000場講解,服務人數高達10多萬人。

在這裏,有人從一名“小白”蛻變成了講解“達人”;有人因爲一次博物館參觀經歷,開啓了探索創新的科研之路;有人選擇畢業後紮根西部服務國家。

在“文博社”指導教師魏琳看來,“交小博”始終有一股“上下求索”的精神,他們認真嚴謹地對待學習生活和志願工作,支撐着每個人在成長路上探尋真知。

“每一件文物都是有血有肉、有特性的生命”

去年,日英專業本科生史欣雨瞭解到“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大賽時心動又遲疑:我能行嗎?我的講解水平能不能登臺?我的能力足以和全國講解員相抗衡嗎?

思慮再三,史欣雨還是找到指導老師,表達了自己想要試一試的意願。歷時半個月,從選題到講稿打磨,從儀態到發音,幾百次在博物館展櫃前流連,幾十次翻閱館藏文物編選書籍……一尊長眉細眼、斜梳墮馬、面若桃李的唐代侍女俑激發了史欣雨的無限好奇。

史欣雨順着蛛絲馬跡一點點地摸索過去,知道了“她”是一個愛美的女孩,生活在一個昂揚的年代,“她”的服飾、妝容展現的不僅是個人風華,更是時代的風尚。隨着對這段歷史越發瞭解,史欣雨發現解開一個謎團後,還有更多的歷史謎團等待着解開。這正是文博相關工作的意義與趣味所在,“只有追根溯源才能讓講解時的語音、語調、動作、神態與文物背景相符合”。

最終,史欣雨榮獲全國一等獎。對她來說,這場全國性的比賽更像一場“雪中送炭”,讓她認識了這尊獨特的俑,更認識了獨特的自己。

在文博社,像史欣雨一樣的學生志願者不在少數。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講解員,首先要克服“念稿”的恐慌,每一位“交小博”參與社團工作的第一步便是講解。

環境設計專業本科生司沭彤清楚地記得,剛加入文博社時,看講解稿只覺得晦澀難懂。那時,她試着將每部分的文字都與對應的展品進行配對、想象,嘗試着瞭解它們、熟悉它們,將冰冷的文字融入文物當中。漸漸地,她發現在背誦稿件時,腦海裏就會浮現出文物的模樣,秦腔戲服、瓦當、書畫……

在一次次的講解中找尋着千百年前文物的迴響,又通過自己的聲音將這深沉的迴響傳遞到更多人心中。司沭彤曾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句話——“踏先人步,悟百年事”。她覺得,新時代年輕人除了要追溯昔日的故事,還要創造更加嶄新的現代面貌。

機緣巧合之下,司沭彤參與了學校文創產品“唐多多”的設計。“唐多多”是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館藏唐代侍女俑的衍生產品。在年輕學生創作團隊看來,這件文創設計追求有美、有新、有情,在保留侍女俑美麗的同時,放大了實用價值,耳飾陳列、籠香、存錢等功能超越簡單的收藏裝飾作用,“我們嘗試給‘唐多多’更有活力的新面貌”。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要把凝結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祖先的成就和光榮、增強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時,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2015年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博物院考察時說。

趙鑫龍在親身參與體驗文博工作中,愈發領會到了其中的深沉含義。“隔着玻璃展櫃的,其實是燦爛華夏文明在向新時代的我們揮手。”

志願者們因爲對博物館文化的熱愛匯聚在一起,在一次次共同的博物館之旅中,他們也在理解着何爲“博大厚重”。

2020年9月,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數字展廳”正式開展。西安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張丹丹作爲一名新晉志願者加入講解隊伍中,用自己的聲音向來自各行各業的參觀者展示創新港的前世今生。

如今,畢業後的張丹丹在西遷精神指引下投身到核工業建設之中。從陝西到山西,從創新港數字展廳到中核七院,張丹丹把自己的經歷與所處環境“鏈接”,在博物館裏汲取的精神養分持續“發光”。前段時間,她曾代表單位參加山西省第三屆理論宣講大賽獲得三等獎。

張丹丹說:“那段學生志願講解員的經歷總是時不時地浮現出來,在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的每一次工作都值得懷念。”

“我們在青年志願者選擇的背後,看見了博物館的力量”

高校博物館作爲聯繫青年學子和傳統文化的重要橋樑,如何發揮文博資源在服務文化傳承、科學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博社裏的年輕人一直在尋找答案。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魏上傑曾進行一項“高校博物館文化育人視角下學生策展實踐路徑構建”研究。他和團隊成員廣泛地調研了國內外諸多高校在學生策展方面的相關實踐,汲取了許多優秀的經驗,並在西安交通大學學生策劃的兩屆畢業展中得到了應用。

與此同時,這份創新調研也被魏上傑帶到了創新創業大賽上。魏上傑說:“搞科研就要坐得住,下恆心,心無旁騖。這與文博工作是相通的,心不靜很難走進文物的世界。我們在博物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學會了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積極進取、互幫互助。”

魏琳很喜歡用“大器同鑄”這個詞來形容學生志願者們的文博服務工作。在她看來,大器是展櫃裏精美絕倫的文物,也是不斷成長進步的“交小博”。在博物館的日子裏,魏琳見證着每一位青年志願者的蛻變。

西安交通大學檔案館、博物館館長呂青認爲,博物館爲志願們提供了更高更廣闊的平臺,年輕人在一次次策展實踐、文博比賽、課題申報、學術交流以及社會實踐中鍛鍊自我,發揮了博物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功能,無論是對學生現有校園學習生活,還是對未來步入社會工作都非常有好處。

“學生們選擇什麼事業去奉獻,選擇發出何種聲音,講述何種故事……這些選擇的背後,我們看到了博物館的力量。”未來,呂青希望能夠繼續吸納一批又一批青年學子投身文博事業,“在這裏,他們可以用自身行動踐行志願者服務精神,也可以傳播中華民族的千年歷史,用年輕人的話語讓中華傳統文化的美被更多人聽見、瞭解、熱愛。”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許子威 記者 許革 通訊員 魏琳 謝妍昕 韓心怡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年10月10日 09 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