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電視劇、網絡劇、網絡電影規劃備案和內容審查等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提出繼續加強“注水劇”治理,並針對部分劇集以拆分成上下部、拍攝多季等方式規避集數要求的問題作出更爲精細化、更具操作性的規定。這是進一步規範行業秩序、引導創作質量提升的積極信號,引發業界普遍關注。
“注水劇”即被人爲拉長劇情的作品,涉及內容生產、製作、播出等多個環節,大致分爲幾種情況。一是人物設定喧賓奪主。劇中配角戲份過多,甚至超過主角,這雖能使次要形象更加生動飽滿,卻背離了“配角之戲在精不在多”的創作規律,更導致主角與配角之間界限模糊,帶來主線故事不夠明朗、支線故事太過龐雜等問題。二是故事情節棄簡就繁。有些劇集故意用拖慢動作節奏、廢話當臺詞等方式拉長劇情,抑或“戲不夠情來湊”,陷入循環往復的套路中無法自拔,稀釋劇集應有的情節黏度和敘事張力,給人節奏緩慢、生拉硬扯、索然無趣的印象。三是製播方式花招頻現。通過空鏡頭、回憶鏡頭等形式對同一素材進行反覆剪輯利用,或增加前情提要、先導預告時長,或把劇集拆分成幾季分別播出。這些“注水”手段,潛藏於作品製播過程中,實施起來更爲隱祕便捷。凡此種種,使很多原本有望成爲精品的劇集淪爲“注水”生產線上的工業產品,雖有“其表”卻敗絮“其中”,極盡“鴻篇”卻難成“鉅製”。
爲何“注水”現象會大行其道?這是多方在追求利潤最大化動機的驅使下形成的一種默契。國產劇版權主要採取“按集計價”的交易模式,所以當製作方和播出機構約定好單集價格後,增加集數成爲快速提升盈利能力的捷徑。播出機構在播放劇集前,也可能對作品進行再度“注水”。因爲集數越多,廣告承載空間越大,獲得的廣告收益越高。廣告主同樣青睞長劇,畢竟集數多意味着品牌宣傳和曝光的週期長、目標受衆的黏性強,對相關話題的發酵更有利。甚至有從業者表示,“‘黑紅也是紅’,只要有話題熱度,批評反倒會爲劇集博得更多眼球”。一波操作下來,即便最終面世的作品藝術水準低,相關利益方也早已賺得盆滿鉢滿。從商業層面考慮,從業者通過製作長劇獲得利益本無可厚非。但如果爲了賺“快錢”犧牲藝術品質,一味地“注水”,就會帶偏創作風氣,阻礙影視業的高質量發展。長此以往,必然遭到市場的反噬、觀衆的拋棄。
當前,我國影視業已進入深度調整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劇集由長入短,精品化、專業化、多樣化已成大勢所趨。數據顯示,全年全國生產完成並獲得發行許可的電視劇從2016年平均每部44.6集降低至2022年的33.0集。《山海情》《縣委大院》《我在他鄉挺好的》《開端》等劇集集數不多,篇幅不長,卻皆憑藉紮實的故事情節、清晰的敘事脈絡、鮮活的人物形象收穫廣大觀衆的掌聲和讚譽。反觀一些有“大演員+大IP”加持的“注水長劇”,熱度後勁卻明顯不足,成績遠不及預期。可見,當資本退潮、流量失靈,市場已迴歸理性。在這種情況下,唯有自身質量過硬,才能始終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視聽文藝供給愈加豐富多元的背景下,觀衆的審美需求和藝術品位大幅提升,對劇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縱觀當前的全球劇集市場,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普遍專注於短劇,即以高額的投入和較長的製作週期深耕短小精悍的劇集。再看國內市場,科技驅動大視聽格局加速構建,網絡微短劇等視聽文藝新樣態以“微而精、短而美”爲觀衆打開新的審美空間,顯露出不容小覷的發展潛力。在經濟學上,供給和需求動態平衡是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試想,當觀衆不斷提升的審美需求牽引高質量供給、高質量供給又創造更高品位的審美需求時,不尊重觀衆的“注水劇”還能走多遠?
在快速發展且充滿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陣痛期考驗和結構性調整不可避免。要想擠掉“注水劇”的水分,打造更多高品質作品,需要從審覈立項、製作播出、宣傳營銷等各環節形成一套有利於發揮市場優勝劣汰功能的體制機制。從這個角度看,《關於進一步規範電視劇、網絡劇、網絡電影規劃備案和內容審查等有關事項的通知》的發佈正當其時。當然,我們也需認識到,整治“注水劇”不能一蹴而就,還需要經過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但陣痛是爲了新生。唯有敬畏觀衆、潛心創作、遵循藝術規律,下好利於當前和立足長遠的“一盤棋”,才能讓劇集市場呈現一派風清氣朗、健康發展的動人景象。
(作者:楊 陽,系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