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設計裏領略未來生活圖景,在多彩展覽上感受藝術創意之美,在交流互鑑中探索學科發展方向……金秋時節,2023北京國際設計周如約而至,爲廣大市民及設計師們帶來了一場文化與藝術的盛宴。9大重點板塊、1個特別行動板塊,近1000場活動在通州區張家灣設計小鎮、中華世紀壇、中國兒童中心等遍佈京津冀的70餘個區域開啓,吸引了來自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衆多設計機構代表、設計師參與,充分彰顯了北京作爲“設計之都”的獨特魅力。
“北京國際設計周依託首都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展現中華文化魅力、服務國家文化戰略、引領文化創新潮流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形成了廣泛影響力。”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祕書長、北京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趙衛東表示,本屆設計周以“開放創新”爲主題,是希望體現全球設計領域的融合與共享,讓每一位參與者通過設計交流實現同頻共振,共同締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創新融合,點亮智慧生活
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當下,設計思維與方法將發生哪些改變,又會爲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新體驗?漫步通州區張家灣設計小鎮主會場,各大展覽上琳琅滿目的創新設計作品爲我們揭開了未來生活的神祕面紗。
“這款按摩枕舒服極了,這些富有層次感的晶格能讓人聯想到宏偉的建築結構。”展區內,一款3D打印頸部按摩枕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該產品的設計基於人類指令,並藉助人工智能完成優化和生產,能夠精準刺激穴位,還原人手的按摩效果。“我們的設計團隊集合了來自雕塑、工業設計、工程力學等不同專業的人才。可以說,跨界融合已成爲當代設計的一大趨勢。”設計師許方雷介紹,按摩枕特殊的晶格結構決定了其透氣、柔軟、耐用等特性,針對不同的產品需求,團隊已研發出數十種晶格,滿足了大部分產品參數化晶格應用。
展廳一側,三個立方體環境模擬艙並排放置,分別在近7立方米的空間內模擬了雨林、海島、沙漠三種生態環境,引來許多觀衆圍觀。“在高樓林立的都市,很多人都向往擁有一方屬於自己的自然天地。爲人們在室內打造一片‘原始森林’便成了我們的使命。”品牌創始人李軍介紹,設計過程中,團隊遇到的一大的難點就是在保證室內環境舒適度的同時,讓各類植物健康生長。“通過設計師的努力,我們首次將人造太陽光源、溫溼度控制、空氣流通、智能微噴等系統整合於室內種植模擬環境中,實現了室內種植智能化、自動化、現代化。”李軍表示,做設計亦要遵循自然法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團隊始終不變的設計宗旨。
此外,“未來社區綜合設計”探討了星際移民的可能性;“天馬”概念跑車憑藉酷炫的外觀吸引了衆多車迷駐足;《地星昆蟲圖》以高精度影像採集與數字化收錄相結合的手段,爲人們展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些作品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也讓我對人類未來的多彩生活充滿期待。”專程前來觀展的市民覃女士表示,展覽中許多作品呈現出的學科交叉融合的設計思路,也定能應用到自己所從事的服裝設計領域。
創意引領,激發文化活力
作爲2023北京國際設計周的重點板塊之一,在798藝術區亮相的“致敬大師:從畢加索到安迪·沃霍爾的時尚奇蹟”展覽與在朝陽區望京NEEDART藝術空間舉辦的“未來圖景”展覽交相輝映。前者回溯設計歷史,後者展望設計未來,從不同時空維度回應“開放創新”的主題。
“我與中國有很深的緣分,近年來很幸運地與中國品牌有過多次合作。希望通過面料設計傳達我的藝術理念,同時與中國設計師們展開深度交流。”“致敬大師”展覽上,英國知名時裝設計師桑德拉·羅德斯向記者介紹了自己於20世紀60年代創作的面料設計作品。她表示,自己越來越多的工作內容將與中國產生關聯,而多次中國之行給她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
縱觀本屆設計週期間舉辦的各大展覽,中國傳統文化是貫穿其中的重要主線。“北京文創授權中心”展區內,琳琅滿目的老北京文化元素設計產品可謂“好喫好看又好玩”。全新包裝的牛舌餅、北京烤鴨,結合傳統紋樣設計的文具套裝、團扇、絲巾,融入古典建築元素的瓷盤、便箋紙、水杯等展品讓人耳目一新。
“兒童如何學習漢字,幾歲開始學習最合適?我認爲,只要符合兒童認知規律,有樂趣、無負擔,學習漢字其實沒有年齡的限制。”彭韡銘一直致力於兒童漢字學習的相關設計探索。他的作品《漢字裏的時鐘——日月經天的故事》正在“綠動童行”國際兒童友好型綠色設計展上展出。該設計試圖從漢字的造字方法入手,將文字的演變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從而幫助孩子們構建漢字認知邏輯體系。在談及傳統文化與當代設計的關係這一話題時,彭韡銘說道:“以設計手段挖掘傳統文化中的無盡寶藏,需要我們探尋文化的‘根’,當我們瞭解其發展脈絡後,設計的創新思路也就自然顯現了。”
創建平臺,培育設計人才
未來的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還能培養出優秀的設計人才嗎?本屆北京設計論壇上,衆多設計領域專家學者就“人工智能時代下的設計思維”話題展開討論。
“如果人工智能更善於解答問題,那麼我們就應該學會更好地提出問題。”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張樹庭認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設計思維是人工智能時代值得人們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工具,它讓我們在與技術的對話中認識人的價值、尊重人的需要、發揮人的智慧。
“若我們只是將人工智能作爲一種輔助工具去做設計的話,那就低估了這個時代。”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與創新研究院院長王中結合圖表爲大家講解了傳統設計師與未來設計師不同的工作模式:“如果說傳統設計是從經驗技能到創意作品的單向過程,那麼未來設計則還需納入人工智能、大數據、超技術平臺、用戶體驗交流等因素。因此,建立新的設計人才培養模式與平臺至關重要。”
設計思維的突破,嶄新設計人才培養模式與平臺的建立,須緊密結合時代需求。在“年看青想——青年設計100”五週年特別展上,我們得以見到衆多來自各大高校的青年設計師們的探索實踐。他們通過創新與創意,向觀衆展示了自己對於環境、科技、文化與人類關係的深刻思考。有的作品將新興數字語言引入草書字體設計,有的作品藉助VR技術構建沉浸式體驗空間,還有的作品以實驗數據與影像相結合的方式轉譯植物的繁衍、合作等行爲。“通過這些作品我們能夠發現,曾經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的設計創作,現在只需幾人團隊即可實現。因此,在技術工作逐漸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當下,高校設計教育的重心不應只停留在技術層面,而應拓展至對眼界與思維的培養。”王中說。
開放創新,煥新北京。設計的故事未完待續,設計的探索步履不停,它已然成爲一條紐帶,接續傳統,亦爲我們聯通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報記者 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