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托里:綵線巧手繡出新生活

走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托里縣烏雪特鄉非遺傳承人木斯勒木江·恰爾甫汗的家,便被色彩鮮明、技藝精巧的花氈吸引。這些花氈構圖採用幾何對稱圖形做中心主圖案,四周配以對稱羊角變形花紋,大氣豪放又不失柔美,色彩繁多,絢麗奪目。

木斯勒木江·恰爾甫汗正在和姑娘們把羊毛撕成蓬鬆的絮狀,均勻地鋪在席子上,澆上開水,再把席子捲起來,有節奏地用力來回拉扯綁在席子上的繩子。約半小時後,毛氈就製成了。隨後,經過沖洗、上色、晾曬,一張彩色的花氈就初步成型。

花氈,哈薩克語稱爲“斯爾瑪克”,在哈薩克族生活中用途很廣。他們在氈房的門上要掛花氈,在坐墊上要鋪花氈,在牀上要鋪花氈,姑娘出嫁時也要陪嫁花氈。

今年70歲的木斯勒木江·恰爾甫汗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哈薩克族花氈的代表性傳承人。初中畢業後,她做過16年馬背醫生,後來擔任了副鄉長。2008年退休後,她開始依託鄉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站,傳播起她鍾愛的哈薩克族花氈文化。說起花氈的製作工藝,她如數家珍:“製作花氈要用當年的羊毛。花氈上的各種顏色圖案是事先用土製的染料染出來的。哈薩克族婦女們沒有樣本和圖紙,所有的花紋和圖案都在她們的腦子裏,每個婦女做出的花氈顏色和圖案都不一樣,這是她們獨有的天賦。”

近年來,木斯勒木江·恰爾甫汗在托里縣推動實施非遺傳承人才培養項目,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帶入校園。她從學校的第二課堂入手,教授哈薩克族花氈、印染技藝。這幾年,她還依靠家庭作坊來傳承非遺技藝,已傳幫帶徒弟75名,並將編制好的作品銷往哈薩克斯坦等國家。

托里縣素有“中國冬不拉之鄉”“中國阿肯之鄉”的美譽,文化資源富集。爲了讓這些獨具特色的文化“老樹發新枝”,托里縣通過積極舉辦文化旅遊節、文化旅遊推介宣傳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各類節慶等活動,推動非遺熱起來、走出去。

爲促進鄉村振興,托里縣還多舉措鼓勵、支持農牧民羣衆,通過黨的惠民好政策和自己勤勞的雙手,製作傳統手工刺繡產品,發展其他相關產業,實現增收致富。

“閒暇之餘我在家裏用手工和縫紉機刺繡,繡一些牀上、室內的裝飾用品,僅刺繡一項每年就可爲家庭增收1萬多元。”托里縣鐵廠溝鎮哈圖村村民江阿古麗·胡孜汗告訴記者。

“我們將積極創新活動形式,動員全縣婦女廣泛參與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托里縣非遺的獨特風采與魅力,深入挖掘打造‘非遺+旅遊’融合發展新業態,實現非遺從‘守’到‘創’,從生產性保護到實現產業化的道路,讓非遺成爲鄉村振興新動力。”托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瓦西力·朱瑪泰依說。

(本報記者 李慧 尚傑 趙明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