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鐵上化妝別過度解讀

高 維

日前,在“中國鐵路”官方賬號發佈的一則宣傳片中,“高鐵上化妝”入選不文明行爲,引發公衆不滿。不少網友評論稱“管得太寬”。

這則宣傳片的表現手法,是常見的“訴諸故事”。在該片中,一名號稱擁有百萬粉絲的美妝博主在高鐵上化妝,將乳液滴在旁邊座位旅客胳膊上,用刷子沾取散粉時飛粉嚴重。視頻最後顯示“小貼士”:尊重他人,愛護公共環境,別讓不文明行爲影響列車應有的美感。

故事講得不好,可能被質疑爲盲目歸因。據瞭解,引發爭議的片段出自《文明出行》系列視頻的第5集,該系列目前共推出28集,內容包括呼籲安靜乘車、拒絕霸座等,部分網友認爲其“避重就輕”“該管的不管”,未免攻其一點不及其餘。此外,視頻發佈方也已經作出解釋,稱其本意並非呼籲乘客不要在高鐵上化妝,而是爲了提倡文明乘車,顧及他人感受。

更值得討論的是背後的技術性問題。宣傳片面向的是普羅大衆,所選事例講求普遍性和代表性,是最起碼的要求。在高鐵上化妝,不能說毫無影響,但多數情況下,也不至於讓人感到冒犯,畢竟,相較於“聲波攻擊”“任性霸座”,它實在要“溫柔”太多了。比如很多網友都表達了同樣的質疑:正常情況下美妝博主並不會把瓶蓋打開搖晃,壓盤粉餅也不會掃出這麼多粉,視頻內容顯然過於誇張,“不但脫離生活化妝常識,甚至脫離物理學常識”。客觀地說,宣傳片不是不允許適度誇張,但這樣的戲劇化表現未免過度了。

界定何爲“不文明行爲”,應從現實可能性出發,就其影響的範圍和程度而論。先將化妝的“負外部性”推演到一種極端情境,然後再裝進“不文明”的大筐裏,邏輯上也是難以自洽的。比如有人提到,喝水也可能灑到別人,那喝水也是不文明行爲嗎?那豈不是各種細枝末節,都可以煞有介事地解讀一番?反倒是視頻中美妝博主的直播行爲,現實中更有可能侵犯邊界——2018年4月,遼寧大連一女子在高鐵上直播,就因音量過大,引發乘客投訴。

宣傳片的用意再好,也不應“自我加戲”。選擇化妝這個切入點,可能是爲了追求新意,但“一廂情願”顯然不得人心。如此脫離生活實際的內容,竟能從製作、審覈到發佈一路過關,相關人員的同理心和服務意識,恐怕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9月13日,12306客服人員表示,沒有高鐵上不能化妝的相關規定,其他情況會有相關部門調查處理。說到底,“高鐵上不能化妝”的誤讀,從始至終都不該發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