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類業態盛行 “商業+體育”成商場年輕化必經路?

體驗式消費逐漸成爲商業體引流方式,運動場館及活動隨之多了起來。近年來,在消費者的需求轉變下,體驗場景的打造成爲了商業體的新發力點,項目方希望通過運動體驗業態,增加消費者駐點時長,帶動餐飲、零售銷售增長。不過,運動體驗業態對項目方提出了更高的運營要求,分析指出,商場方面在打造運動場地的同時,還需進一步優化品牌組合,實現運動場地的最大化效益。

運動體驗多樣化

在商場裏運動成爲了新的“逛街”方式。9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各大商圈看到,不少商場設置了運動場所,引進了配套的零售、消費品牌,並圍繞相關運動策劃活動。

正處於試營業的THE BOX朝外打造了滑板場,在周邊引進了清吧品牌公路商店、滑板主題酒吧“50-50”品牌,在提供運動場所的同時,提供消費服務。今年6月,THE BOX朝外的滑板品牌URIDE友滑,與藍色港灣的8MILE滑板公園聯動,推出“滑板日”主題活動,在兩個商業體之間設置挑戰路線。

引進籃球場則是商業體常見的另一種做法。華聯萬柳購物中心、THE BOX朝外以及五棵松的下沉廣場,都能看到年輕人在籃球場上運動的身影。8月末,籃球明星韋德中國行抵達北京站,先後來到五棵松、朝陽大悅城、西單大悅城及THE BOX朝外,吸引了衆多球迷,也爲各商業項目帶來了客流高峯。

除此之外,商場裏的運動場地還有多樣的形式及內容。每逢冬天來臨之時,中糧·祥雲小鎮、國貿商城等項目的滑冰場便迎來衆多滑冰愛好者;京西大悅城在開業之初便設立了騎行驛站,爲騎行京西路線的騎行者提供能量補給、維修等服務;在清河萬象匯四層,甚至打造了進行馬術培訓的跑馬場。

可以看到,隨着體驗場景的增多,不同運動體驗服務也逐漸細分化。

形成連帶消費

近年來,隨着電商平臺的興起,消費者在購物中心的消費需求從“購物”逐漸過渡至“體驗”,引進運動場地便是商業體爲迎合這一變化做出的調整,而體育業態也展出了其引流能力。據URIDE友滑品牌主理人Nancy介紹,自THE BOX朝外的滑板場開放以來,目前社羣人數已達800多人,高峯期單日客流接近600人;在球星韋德到訪當天,五棵松、朝陽大悅城等商業體迎接了大量球迷。

藍色港灣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今年以來,藍港針對家庭客羣及年輕的中高端客羣,以“國際都市會客廳·品質生活能量場”作爲全新定位,打造滑板公園,引進了HOKA、迪桑特、allbirds等品牌,並基於街區組織戶外活動。該負責人透露,通過滑板公園的建立,可以促進場內消費,提高餐飲商戶、運動品牌商戶的銷售額。

體驗消費已進入新的階段,簡單的陳設展覽、打造空間藝術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是更強調深度的互動。中國商業百貨協會祕書長楊青松認爲,“運動的流行說明,人們更需要獲得精神上的愉悅,這也爲商業體提供了新的機會;而年輕人正逐漸成爲消費市場的主力,所以年輕人喜愛的運動項目成爲商業體的重點”。

不過,相比於專門的運動場館、營地,在商業項目中打造運動場地難度明顯提高。8MILE滑板公園工作人員表示,滑板場要求層高在4-6米,還需要增加隔音功能,避免影響下層商鋪日常經營;其次是一般商業項目都有承重的柱子,6-8米的柱距限制了場地的設計。“但是商業中心客流穩定,具有很好的展示及品牌推廣效果,以家庭或青年爲主要客羣的綜合商業體是我們的首選。”

培養長期消費習慣

對於佔地面積大、容納客流相對較低的運動場地而言,營收或許並不是最重要的目的。中際遠大(北京)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趙理明表示,一般來說,商業體內的運動場地面積大、租金相應就會增加,但由於空間、時間有限,營收也存在上限。“實際上,更合理的邏輯是將運動業態作爲引流的廣告牌,帶動場內人氣。”趙理明表示,“同時,運動的特點決定消費者的駐店時長註定高於一般消費者,將帶動相關消費。”

Nancy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商業體內的滑板場地與專業營地在運營中有着不同的側重點。“商業體的場地通常是免費的,與商業體進行合作,主要作爲導流的目的及滑板文化的展示窗口;而在專業的營地,則更側重專業教學,且不對外開放。”她表示,“所以開在商業體的項目我們不以教學、場地門票爲主要收入,而是品牌推廣、活動策劃爲主。”

實際上,運動場景的打造是對消費者消費習慣的一種培養。趙理明表示,在零售格局洗牌的過程中,商業體需要重新發展帶有主力性質的店鋪類型,當消費習慣養成,消費者認可“這個場所、地段”,長久以來便形成了對該項目情懷,爲長久發展提供動力。

楊青松指出,商業體在引進運動場地時,應注意做好客羣的匹配,將配套的商品零售、關聯的產品品牌組合並聯動起來,通過運動帶來熱度、客流的同時,還要把握住變現機會,並適時調整,維護整個業態的良性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劉卓瀾 胡靜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