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六成醫美上市公司業績增長

醫美上市公司迎來年報密集披露期,記者從東方財富choice獲悉,截至4月3日,在21家已披露2022年年報的醫療美容概念上市公司中,12家實現歸母淨利潤的同比正增長,佔比約六成。

8家醫美概念企業實現營收超百億元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3日,按醫療美容概念劃分,A股共計有66家相關上市公司,其中21家已披露2022年年報。

記者梳理發現,已披露2022年年報的21家醫療美容概念上市公司中,從營業收入來看,21家營業收入均爲正,8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超百億元,其中,南京醫藥、豫園股份實現營業收入超500億元,復星醫藥以439.52億元緊隨其後。從營業收入的同比情況來看,13家實現營業收入同比正增長,東寶生物、愛美客、華熙生物、貝泰妮和昊海生科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均超20%。愛美客表示,2022年公司溶液類與凝膠類注射產品均實現同比增長。

從歸母淨利潤情況來看,2022年,18家企業實現歸母淨利潤爲正,豫園股份、復星醫藥、愛美客和貝泰妮實現歸母淨利潤均超10億元。從歸母淨利潤的同比情況來看,12家實現歸母淨利潤的同比正增長,其中,安科生物、東寶生物、太極集團和江河集團實現歸母淨利潤的同比增長率均超100%。東寶生物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明膠系列產品業務穩步發展,市場需求向好,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實現進一步增長,盈利能力增強,銷售利潤增加。

記者關注到,悅心健康2022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爲-2.78億元,同比下滑高達703.03%。此外,2022年昊海生科、復星醫藥、魯商發展、朗姿股份均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具體來看,昊海生科、復星醫藥、魯商發展、朗姿股份2022年分別實現營收同比增長爲20.56%、12.66%、4.76%和1.19%,然而歸母淨利潤同比分別下滑48.76%、21.10%、87.44%和90.73%。

醫美領域監管趨嚴 消費者需理性看待醫美需求

記者關注到,當前醫美領域,20歲~25歲的年齡羣體佔比較高,“光電醫美項目”頗受歡迎。據《2022年光電醫美行業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從用戶年齡來看,2019~2022年間,20歲~25歲的年齡羣體佔比分別爲46.40%、43.15%、38.35%、42.55%,連年高於其他年齡段羣體,31~40歲用戶羣體佔比趨勢逐年增加。此外,輕醫美平臺交易量佔比從2021年49.2%上升到84%。其中,“光電醫美項目”GMV佔比最高,佔比43.63%,爲輕醫美最吸金項目,同時也是輕醫美第一大品類。從平均客單價來看,光電類項目客單價最低,甚至遠低於整體中國醫美市場項目。

近年來,醫療美容領域的監管不斷趨嚴,注射類醫美行業亂象近期頗受關注。有業內人士指出,行業加速出清利好頭部合規企業、合規產品以及合規龍頭機構。

中消協曾發佈警示提示,醫美行業並非如其宣傳那般美好,機構和從業者“魚龍混雜”,消費風險和陷阱暗藏。提醒廣大消費者要理性看待醫美需求,正確選擇醫美機構,審慎做出醫美決策。中消協指出,根據相關投訴數據分析,當前醫療美容存在以下主要問題:部分醫美機構證照不齊全,未取得醫美經營許可或超範圍經營;機構工作人員不具備執業資格,操作不規範;醫療產品渠道不明,部分醫美機構使用假貨、水貨針劑以及山寨設備等;醫美效果難以評估,服務質量與消費者預期仍有較大差距。消費者要結合自身實際需要,謹慎選擇、理性消費。選擇正規機構、仔細審查合同、全面瞭解風險、留存消費憑證等。(文/記者 王楚涵)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