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不再“癡戀”,劇情貼近現實,瓊瑤劇之後的華語言情題材更多元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董銘 陳立非】作爲華語言情題材的“鼻祖”,瓊瑤六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衆多影響深遠的作品:《窗外》《我是一片雲》《在水一方》《梅花三弄》《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這些在上世紀風靡一時的文學和影視作品,到了新千年之後熱度明顯下降,以至於有人感慨,“瓊瑤之後,再無言情”。在“後瓊瑤時代”,言情劇走入尾聲了嗎?

從“男看金庸,女看瓊瑤”,到“全家都看小燕子”

從1963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窗外》開始,瓊瑤作品就很適合搬上銀幕,但因爲這部半自傳體的敏感內容遭到瓊瑤父母的反對,直到1973年才改編成電影上映,被當時剛出道不久的林青霞演繹。彼時臺灣娛樂產業發展迅速,正需要大量各種體裁的作品,年輕人在精神層面的追求使得歌頌愛情成了一種嚮往,瓊瑤作品恰逢其時。1965年,瓊瑤的言情小說集《六個夢》搬上銀幕後大受歡迎,就此堅定了瓊瑤把自己的小說影視化,自己來當編劇親自把控的信心。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瓊瑤作品改編主要爲電影,不僅讓帶有文藝色彩的言情電影成爲當時觀衆的最愛,也捧紅了“二林二秦(林青霞、林鳳嬌、秦漢、秦祥林)”等明星。尤其是林青霞的早期作品與瓊瑤高度綁定,《窗外》《我是一片雲》《在水一方》等,不僅在大銀幕上演繹纏綿的愛情,銀幕外也與秦漢、秦祥林之間反覆組合愛情的可能性,讓當時的民衆見識到瓊瑤言情劇“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臺師大文學院院長鬚文蔚5日撰文稱,瓊瑤早期的小說多半以青年男女的愛情遭遇家庭反對爲主線:陷入自由熱戀的女孩,面對癡戀濃情的男朋友以及傳統管束的禮教家庭,左右爲難。她筆下的女主角總是既嬌弱纖細,又異常堅持以叛逆身姿迎向愛情。

上世紀80年代之後,瓊瑤進軍言情連續劇領域。當時隨着電視劇的興起和電視機的普及,瓊瑤作品的目標受衆和電視觀衆高度重合,首部作品《幾度夕陽紅》就大獲成功,之前在大銀幕上大賣的《我是一片雲》《在水一方》也被重新改編成電視劇,從此開啓了華語言情劇的新篇章。

瓊瑤式言情劇之所以傳播廣,除了臺灣地區起步早、製作成熟、演員名氣大,還因爲上世紀80年代兩岸交流頻繁,首次到大陸探親的瓊瑤發現了巨大的市場,開始與湖南電視臺等內地製作單位合作,頻頻在江南取景,起用內地演員,合拍了大量經典言情劇作品。《婉君》《青青河邊草》《梅花三弄》,以及之後火遍整個華語圈的《還珠格格》,都是在這個時期拍攝。

可以說,在很多“70、80、90後”心中,瓊瑤劇就是言情劇的代名詞——從“男看金庸,女看瓊瑤”,到上世紀末“全家都看小燕子”,即便不是所有人都認同瓊瑤劇中那些“虐戀”的苦情戲,有些“胡攪蠻纏”的對白,但無法否認瓊瑤抓住了那個時代的“流量密碼”。

捧紅一代代“瓊女郎”

有臺灣媒體分析認爲,瓊瑤劇的大火也與選角密不可分。到大陸拍戲後,瓊瑤作品中的女主角從顏值上說無一讓人失望,王豔、蔣勤勤、陳紅、秦嵐,還有離去的香妃劉丹……臺灣《中國時報》5日總結稱,瓊瑤的作品給了多位新人嶄露頭角的機會,如鄧光榮、甄珍、秦漢、林青霞、秦祥林、林鳳嬌等,其中女主角更被稱爲“瓊女郎”。

從早期電影時代的林青霞、呂秀菱,到後來的嶽翎、劉雪華、陳德容,都是最能體現瓊瑤筆下女性角色的人選;到了兩岸合作時期,陳紅、何晴、蔣勤勤,也都是具有典型的中式古典美,就連金銘也成了很多觀衆最疼愛的童星。而隨着時代的發展以及觀衆口味的變化,華語言情劇一直在發展,瓊瑤也在嘗試改變自己。在《還珠格格》中,不只有紫薇這類傳統女性,還有小燕子這種歡快、獨立、自由的角色。

不過,《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濛濛》之後,瓊瑤劇的影響力在新世紀後開始下滑,《還珠格格第三部》和《又見一簾幽夢》收視率明顯下降,2011年之後的《新還珠格格》《花非花霧非霧》更是被質疑“劇情狗血”“橋段老套”,傳統言情劇似乎不再吸引新一代觀衆。

“後瓊瑤時代”,不再純粹的言情

導致瓊瑤影視作品逐漸“落伍”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臺灣與大陸的電視劇數量、種類越來越豐富,不再只靠“苦戀”的言情劇來吊觀衆胃口。譬如以《流星花園》爲代表的臺灣偶像劇在2000年之後漸漸讓年輕觀衆變成“粉絲”,一手打造《王子變青蛙》《命中註定我愛你》等熱播劇的陳玉珊也取代瓊瑤成爲新一代“偶像劇教母”。

在瓊瑤和偶像劇的薰陶下,大陸都市言情劇也大幅度趕上,像《北京愛情故事》《將愛情進行到底》《奮鬥》《我的青春誰做主》等劇,逐漸培育出更貼近觀衆生活場景的作品。到了網絡文學和網劇時代,更是發展出了《何以笙簫默》《微微一笑很傾城》等各種現代愛情劇和古偶仙俠劇,言情元素也和其他類型相融合,體現新一代觀衆更加自由和多元的愛情觀。 

最近20年,瓊瑤式言情劇雖然產量和影響力不如從前,但她曾經創造的經典橋段,對女性的塑造以及愛情的歌頌,仍然影響着大量創作者。寫出《何以笙簫默》的顧漫就毫不諱言瓊瑤對她的啓蒙,而這樣的創作者在晉江文學平臺還有很多。2014年,於正《宮鎖連城》多處劇情抄襲《梅花烙》的版權案糾紛,也反映出瓊瑤作品歷經多年並不過時,許多經典的人物和劇情設計,仍是滋養後來者的“創意寶藏”。所以,與其說“瓊瑤之後,再無言情”,更應該說是瓊瑤作爲時代和題材的引領者,已經把她對於愛情的描繪和人性的思考,滲入華語影視作品和文學之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