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本土片領銜,俄電影市場逐漸回暖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肖新新】據塔斯社1月30日報道,俄文化部長柳比莫娃當天在“俄羅斯”國際展覽暨論壇上表示,經過多年努力,俄民衆開始更加頻繁地觀看俄國產電影。據她介紹,2023年俄電影票房超過400億盧布(1盧布約合0.08元人民幣),觀影人次達1.26億,其中俄國產電影觀影人次達9130萬。2023年共有181部俄國產影片上映,比2020年增加71部。

1月30日,製作了《戰艦波將金號》和《索拉里斯》等經典電影的莫斯科電影製片廠迎來百歲誕辰。路透社稱,雖然一些西方電影仍然能在俄羅斯電影院上映,但俄羅斯本土電影對票房收入的影響越來越大。據俄電影基金會發布的數據,2024年俄新年假期(1月1日至8日)期間,俄電影票房收入達58億盧布,高於去年同期(45億)。其中,55億盧布來自俄國產電影票房。

另據《俄羅斯商業諮詢日報》網站報道,2023年俄電影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中,本土電影占七席,幷包攬前三。其中,動畫電影《切布拉什卡》(又名《大耳猴》)票房居首,也成爲俄電影史票房冠軍。儘管好萊塢大製片廠退出俄市場,該榜單中仍有外國影片,例如法國影片《奇蹟少女》、美國影片《疾速追殺4》、多國合拍片《金爆行動》等。該媒體稱,“俄電影市場正逐漸回暖,但距離徹底復甦仍需要時間。”

爲滿足觀衆對某些西方影片的需求並增加影院收入,俄一些影院還採取“預告放映”的“影子放映”模式:對外售賣具備發行放映證書的俄國產影片的票,這些影片通常時長較短,在播放之前以“映前服務”的形式播出好萊塢新片。2023年俄總票房收入中,有近20%來自好萊塢新片的“影子發行”。信息分析機構TelecomDaily負責人庫斯科夫認爲,俄國家層面須就“影子發行”展現統一立場,而不是將其繼續置於灰色地帶。

當前,俄羅斯對中國電影的興趣正日益增加。2023年,《流浪地球2》《長空之王》《忠犬八公》《消失的她》等一批中國影片在俄院線公映,受到俄觀衆歡迎。其中,《長空之王》是首部中俄同檔期熱映影片。去年9月,俄羅斯“中國電影節”在喀山、莫斯科、聖彼得堡三地舉行,其間播映6部不同風格和類型的中國影片。俄電影公司代理總經理瑙莫娃表示,中國電影有助於填補西方電影公司退出後俄電影市場出現的缺口。除了以往經典的中國電影,俄觀衆想觀看更多中國國內當前流行的佳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