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能從“港味”《繁花》中學到什麼?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呂克】雖然王家衛執導劇集《繁花》已經大結局,但熱度並未下降,人們依然在討論這部火爆了歲末年初的現象級作品。王家衛獨特的美學+金宇澄獲獎原著,再加上胡歌、馬伊琍、遊本昌等人的表演,不僅重現了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風情,還帶火黃河路、和平飯店等滬上“打卡點”。這種在影視作品中融入市井民生的做法,原本是香港影視劇的傳統,但相比之下,正在上映的《潛行》《金手指》等港片沒能像《繁花》一樣激起熱議,雖然劉德華、梁朝偉一直在內地參加路演等活動,可觀衆對他們的關注似乎比影片本身更多,港片中悄然流逝的“港味”也引發人們思考。

把上世紀上海拍出港片味道

一共只有30集的《繁花》去年12月27日在央視、東方衛視和騰訊視頻等平臺開播,今年1月9日在上海影城舉行“大銀幕收官”,該劇並不算長,卻給觀衆帶來一場難得的視聽盛宴。隨着劇情展開和人物命運的起伏,《繁花》的豆瓣評分也漲到8.5分,幾乎每天都能帶來新話題,收視率穩定的同時,也讓不少資深影迷感慨“也只有王家衛,才能把上世紀90年代上海拍出港片味道”。

事實上,香港影視劇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確是整個華語圈流行文化的名片,在兩岸三地甚至東南亞的華人羣體裏都有不小影響力。就連《繁花》原著作者金宇澄也不例外,他落筆時也曾想到香港經典電影,開篇的第一句話“獨上閣樓,最好是夜裏”,正是王家衛在《阿飛正傳》裏爲梁朝偉設計的鏡頭。而在王家衛多年後親自執導的《繁花》裏,此類自我致敬的鏡頭數不勝數,除了胡歌的各種做派在模仿港片裏的梁朝偉,作爲視覺執導的鮑德熹、曾爲《東邪西毒》留下經典配樂的陳勳奇,此次在《繁花》中也在爲“地道港味”保駕護航。

《繁花》被戲稱爲“王家衛回顧展”,除了在視聽美學上重現港片巔峯時代,同時也在情懷上喚起觀衆的香港記憶:溫兆倫作爲上世紀90年代的當紅港星,多年後真人客串“至真園”開業剪綵戲份,風采依舊;曾出演《滿漢全席》的鐘鎮濤,也來到黃河路一展高超廚藝,臨走還不忘提一嘴自己在香港的“那個徒弟”。

“懷舊雙雄片”

由王家衛帶領鮑德熹、陳勳奇等人組成的香港幕後團隊,給在上海拍攝的《繁花》帶來濃重的港味,同時也繼承香港流行文化中突出個人情感取捨、表演誇張外向、擅長“凹造型”的表現手法。《繁花》熱播的同時,恰好也有兩部由莊文強、黃斌等香港資深電影人制作的新片——《潛行》和《金手指》在影院上映,劉德華、梁朝偉等主演也是觀衆最熟悉的香港演員,可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被同檔期的內地影片搶去了風頭。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去年12月29日上映的《潛行》迄今票房爲3.4億元人民幣,30日上映的《金手指》全國票房17天才突破4億元,這個成績不如同檔期的《年會不能停!》,但放在2023年全年票房中已經算是港片中還不錯的成績。《潛行》和《金手指》的豆瓣評分分別爲5.7和6.4,同《繁花》有着不小差距,而在許多資深影迷看來,這兩部劉德華主演的影片的確保留了熟悉的“港味”,但看起來就是沒有當年那般吸引人。

劉德華擔任製片人和主演的《潛行》,講述了他作爲“隱藏毒梟”與香港警方的博弈,身邊的林家棟實際上就是臥底,兩人在車中關於“我是警察”的對峙,讓觀衆很容易想到《無間道》,可總覺得少了一份緊張刺激。作爲《無間道》編劇的莊文強同一檔期也推出了自己執導的《金手指》,該片改編自真實案件,再現了香港紙醉金迷的上世紀70年代。遺憾的是,由梁朝偉和劉德華主演的這部“懷舊雙雄片”,雖然在場景上做足功夫,突出時代感和囂張跋扈的表演,但結構方面出現失衡,沒能像上世紀90年代的《跛豪》那樣再度成爲經典“梟雄”作品。

用老面孔講新故事

從王家衛到徐克、陳可辛、林超賢、莊文強、邱禮濤……香港電影人即便大批北上參與合拍,固守本土題材的同時也都不曾放棄“香港味道”。然而近年來許多背景、歷史仍在香港的影片,卻難以像幾十年前那樣在全國範圍內引發追捧,反而是《繁花》這樣多平臺開播、無須買票的劇集悄然“出圈”。

回顧整個2023年,帶有香港元素的電影(包括合拍片中香港佔比較大)中,票房最高的還是邱禮濤執導的《莫斯科行動》(6.6億元),打破香港票房紀錄的《毒舌律師》內地票房也只有1.8億元,其他諸如《爆裂點》《暗殺風暴》《斷網》《風再起時》《別叫我“賭神”》《掃毒3:人在天涯》等片的票房均未過億,而在2021年時還有《怒火·重案》票房超過13億元。

港片這兩年低迷的票房表現的確需要反思,同質化的警匪元素,不變的明星面孔,很難不讓人審美疲勞。港片也不可能等王家衛再拍一部電影,用最精益求精的水準和頂尖陣容,重燃全國觀衆對於香港電影的信心,因此或許加速跳出舒適圈,嘗試用老面孔講新故事,才能爲港片帶來新轉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