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拍出的這些上海腔調,儂曉得伐?

澎湃新聞記者 陳志芳 王亞賽 陳良賢 孔家興 實習生 格拉拉

今晚,開年大熱劇《繁花》就要迎來大結局。

作爲近年難得一見的方言電視劇,《繁花》圍繞主人公阿寶講述了上世紀 90 年代上海生意場上的故事,在還沒開播時就因爲導演王家衛、演員胡歌和原著小說收穫了不少關注。開播後更是持續掀起“繁花效應”,黃河路成網紅打卡地、和平飯店推定製套餐……

一時之間,《繁花》成爲了新的“社交貨幣”。我們檢索了《繁花》開播以來相關的 148 條微博熱搜數據,發現除了討論劇情、演技外,這部劇還帶火了諸多與上海有關的話題——有人因它學起了上海話,有人考究上了上海的街道、建築,有人研究起劇裏商戰的原型,更多人饞上了劇中的美食,十分想嚐嚐排骨年糕、寶總泡飯,比如有熱搜提到“汪小姐喫的排骨年糕外賣量暴漲 200%”。

可以發現,電視劇《繁花》通過方言用語、街道建築和時代片段帶出了十分豐富的上海記憶,我們對此進行一一拆解,帶你走進王家衛鏡頭下重塑的 20 世紀 90 年代上海。

《繁花》裏的滬語和造景,來塞哇?

電視劇《繁花》對上海的還原,最託得牢的,首先就是演員們的上海話。

這部劇啓用的演員基本是能說地道滬語的上海人,比如飾演阿寶的胡歌出生於 1982 年徐彙區的一個小弄堂,而扮演汪小姐的唐嫣從小生活在上海黃浦區。

電視劇《繁花》也是繼電影《愛情神話》之後,又一次讓滬語出了圈——不少人揚言看《繁花》一定要看滬語版,而且上海話“不響”還上了微博熱搜。這個詞也是金宇澄原著小說中出現最多的方言,共有 1000 多次,其大意是不說話、沉默。按照金宇澄的解釋,這是他對心理描寫的廢除,不願再去交代味同嚼蠟的“那種前思後想”。

放到具體語境中,滬語“不響”的含義難以完全用普通話來解讀。在劇中,阿寶爲“不響”的使用提供了一個示例,他提到“做生意要先學會兩個字,不響。不該講的、講不清楚的、沒想好的、沒把握的、爲難自己和爲難別人的事情都不響”。

另外,上海話一大特色就是有許多擬聲詞,比如“哇啦哇啦”“蓬拆拆”,前者的意思是吵吵嚷嚷,後者的含義是跳交誼舞,通過擬聲來直接了當地表達意思。劇中,黃河路飯店金美林的女老闆盧美琳就衝着對手喊道:“對着我哇啦哇啦”。

除了上海話之外,《繁花》的造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重現了當時上海的繁華街道——“滬上美食街”黃河路和“中華第一街”南京路。

據《繁花》對外的宣傳,劇中的黃河路是 1:1 復刻了上海當年的黃河路。

雖然也有人質疑電視劇營造的上海過於繁華奢靡,但有不少人在社交平臺上放出自家的老照片,稱 20 世紀 90 年代的上海確實如此。

比如網友 @SherryDaily 在小紅書平臺上發佈了 1998 年的黃河路照片。

而導演王家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對觀衆的疑問作出解釋:“也許觀衆在看我們的劇的時候,會認爲某些場面太過繁華,那是因爲我們要還原的是當時人、當時的感受。”

除了黃河路、南京路等街道,劇中還出現了許多上海的知名飯店,比如阿寶和爺叔居住地是上海老牌五星酒店和平飯店、李李經營的飯店原型是開業於 90 年代的本幫菜老店苔聖園。

如今,上海盛行的 City walk 又增加了一條《繁花》新路線。

《繁花》背後的繁華:緣自股票與外貿

如果說方言、造景是《繁花》的“血肉”,那 20 世紀 90 年代的上海金融往事就是這部劇的“骨骼”。

小說中的阿寶專注做外貿,而電視劇版的阿寶搖身一變,成了“左手做外貿、右手炒股票”的寶總。對於這種改編,王家衛解釋說,“我們可能沒有能力還原足本《繁花》,但可以給出原著裏看不到的上海阿寶。”

1984 年 11 月,國家發行了新中國第一隻股票,而劇中的阿寶在 1987 年結識了人脈多、見識廣的爺叔,在爺叔的指導下通過買賣股票至少賺了 5 萬元,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此後,在上世紀 90 年代上海股票市場上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時代片段,也在劇中接連上演。1990 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並開業;1992 年,上海發行新股認購證。據一篇發表在中國股票博物館的文章顯示,當時如果花 3000 元買入 100 份新股認購證,再用幾萬元作爲認購股票款,滾動操作大概可賺 50 萬元。

劇中,阿寶就在爺叔指導下買入大量新股認購證,並在四個月後升值 160 倍,成功進入大戶行列。此外,《繁花》商戰高潮“寶瀛大戰”的原型還來源於真實事件“寶延大戰”—— 1993 年,深圳寶安集團通過二級市場舉牌上海延中實業,打響了新中國上市公司收購兼併第一槍。

而《繁花》的出圈,使得劇中的“寶瀛大戰”還影響到現實中的股票市場,在阿寶、李李和強慕傑的三人博弈中,寶總根據多路線索判定代碼尾號“601”“603”的股票是強慕傑的目標。據AI財經社,這一劇情使得現實中代碼尾號同爲“601”“603”的部分股票出現短暫上漲的情況。

相比起炒股,阿寶的外貿生意是一項更長期的投資。

在劇中,阿寶生意場上的重要一戰就是幫助服飾公司上市,而成功的背後是爺叔打出了一張“企業社會責任”王牌——將服飾公司上市與解決職工下崗、產業升級相掛鉤。

對此,有網友評論道:“所以看的不是電視劇,而是改革開放的大潮”。

可以發現,《繁花》在王家衛的鏡頭下延伸出許多可以反覆琢磨的細節,無論是滬語表達、上海建築地標、飲食甚至是劇中的視聽語言,都使得 20 世紀 90 年代的上海成爲一個更加具體可感的存在——“一九九二年的上海,霓虹養眼,萬花如海”。

彩蛋

澎湃美數課編輯部因爲特別喜歡王家衛極具風格化的視覺語言,嘗試用 Stable Diffusion AI 大模型結合《繁花》劇照訓練而來的小模型生成出了一款王家衛繁花版濾鏡,並套在了東方明珠近期照片上,所以你能看到這座大結局前還未建好的東方明珠塔的王式 Style。

澎湃新聞記者 王亦贇 徐曉陽 對此文亦有貢獻。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