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7月6日召開製造業企業座談會的強調,錨定新型工業化目標要求,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加快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隨着我國煤化工、冶金、化肥、石化等裝置朝着大型化方向發展,爲之配套的空分設備的規模也日趨大型化、集成化。杭氧集...
本報昆明7月13日電(記者李茂穎、沈靖然)7月11日12時45分,白鶴灘水電站16臺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首次全開併網運行,全廠出力最高達1208萬千瓦,創白鶴灘水電站歷史新高!截至目前,白鶴灘水電站累計發電量超780億千瓦時,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白鶴灘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
2023年7月11日下午,由徐彙區生態環境局主辦、綠球金科(上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低碳日活動,在徐匯濱江黨羣服務中心順利開展,徐彙區生態環境局、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徐匯支行、中國聯通上海市南區分公司等單位領導出席,共同發出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
今夏,部分地區出現連續性高溫天氣。來自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預計今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13.7億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萬千瓦左右,迎峯度夏期間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做好迎峯度夏電力供應保障。近日,記者來到河北、四川等地電力保供...
近期,我國多地區氣溫大幅攀升,用電高峯期提前到來。隨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以及尖高峯時段電力需求的剛性增長,靈活調節資源在保供中的重要性凸顯。作爲“大號充電寶”,新型儲能原本可以通過“白天儲電、晚上放電”的功能,在用電高峯期增加發電能力,緩解缺電壓力,發揮“頂峯”作用。但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市...
6月28日14時30分,隨着最後一個葉片完成空中對接,全球首臺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三峽集團福建海上風電場吊裝成功。建成投產後將成爲全球已投運的單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機組,每年可輸出超過6600萬千瓦時的綠色電能,能夠滿足3.6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電。這也標誌着我國海上風電在高端裝備製...
6月29日,國家天然氣互聯互通重點工程——蒙西管道項目一期工程成功投產,這是我國首條直通雄安的天然氣主幹管道。蒙西管道全長1279公里,途經內蒙古、山西、河北、天津四省區市。本次投產的蒙西管道一期工程總長413.5公里,起自天津液化天然氣臨港分輸站,終至河北保定定興分輸站,最大管徑1016...
6月25日,中國首個自營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迎來兩歲“生日”。投產兩年來,“深海一號”已累計生產天然氣超50億立方米。近年來,中國在深水海域持續發力,目前已勘探開發深海油氣田12個,2022年深海油氣產量超1200萬噸油當量,中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進入“快車道”。投產油氣田穩產高產2年前,...
6月25日,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柯拉鄉的柯拉光伏電站併網發電,標誌着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電站正式投產。該項目首次將全球“水光互補”項目規模提升至百萬千瓦級,對服務我國“雙碳”目標,優化國家能源結構,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
6月21日,“中國石油開放日·走進華北石化/河北銷售”活動在白洋淀畔的河北石油名城——任丘如期舉行。此次活動由華北石化公司與河北銷售公司聯合舉辦,包括新華網、中國網、光明網、河北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記者、員工家屬及消費者在內的一百餘名來賓親臨現場,近距離接觸現代化石油煉製生產裝置和成品油銷售...
科技日報訊(記者王迎霞通訊員李可克李瑩潔史磊)塞上的風和光點亮三湘的燈和景,不再是夢。6月11日,寧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汨羅抽水蓄能電站全面開工。寧夏至湖南特高壓工程是我國第一條以開發沙漠光伏大基地、輸送新能源爲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途經寧夏、甘肅、陝西、重慶、湖北、湖南五省(...
本報北京6月8日電(記者冉永平、丁怡婷)記者8日從中國海油獲悉:位於珠江口盆地海域的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羣——流花16—2油田羣累計生產原油突破1000萬噸。流花16—2油田羣平均水深412米,是我國海上開發水深最深的油田羣,擁有亞洲規模最大的海上油氣田水下生產系統。2020年9月首個油...
一條由鐵塔和銀線構築起的鋼鐵經脈,從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出發,穿過氣勢磅礴的巍巍天山,途經茫茫戈壁的河西走廊,跨越浩浩蕩蕩的萬裏長江,最終在皖南大地與華東電網“牽手”,源源不斷爲5000萬家庭提供用電保障。這條3000多公里長的疆電外送大通道,至今保持着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
本報北京6月1日電(記者劉溫馨)由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研究會聯合主辦的、以“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發展綠色轉型”爲主題的2023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6月1日在北京開幕。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出席。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建玲,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史玉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一級顧...
清晨,大別山深處,國網安徽金寨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波光盪漾,水流湧動。伴着水庫水位逐漸升高,電站機組靜靜地等候用電高峯的到來,蓄能待發。“如果4臺機組滿抽,6個小時就能蓄滿上水庫,給金寨電站這個‘超級充電寶’充進700多萬度電。”國網安徽金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安平介紹,在用電高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