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水、踏雲,在烏鎮看見綠色未來

臨河而居、枕水入夢,烏鎮從7000年曆史中走來,惹了江南青綠,繪就詩畫美景的底色。

依網而興、踏雲前行,一個嶄新的10年走過,千年古鎮問鼎信息時代的潮頭,綠色基因已深深融入烏鎮的每一處肌理。

綠電點亮“烏鎮時間”

201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峯會首次舉辦。轉眼十年,西部的風、光化作綠色澎湃的電能,經由特高壓網絡跨越萬里河山,注入浙江、流入烏鎮,助力烏鎮峯會首次實現“100%綠電辦會”。

通過綠證交易、區塊鏈溯源等方式,烏鎮西柵景區、互聯網之光博覽中心等場館實現了綠電供應。今年烏鎮峯會的綠電供應量超過50萬千瓦時,相當於減少碳排放近400噸。這也是浙江繼杭州亞運會之後連續舉辦的第二場全綠電支持的重要國際活動。

不難發現,“綠色”已逐漸成爲浙江在國際交流中的名片。這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十年浙江大力推動新能源發展,推動能源供給多元化、清潔化。

特高壓是清潔能源傳輸的“動脈”,杭州亞運會、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峯會所用的綠電都由特高壓線路護送入浙。十年間,從兩條特高壓線路,到建成“三交兩直”的特高壓骨幹網架,豐富的清潔電能,護航浙江在綠色發展之路上長風破浪。

除了外來綠電外,浙江還不斷挖潛本地清潔電源。俯瞰今年新建成的世界互聯網科技館,60組屋頂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發出的電能夠滿足整個科技館每天的基礎照明需求。

綠色理念普及和優質服務給予了清潔能源廣闊的發展空間。國網浙江電力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浙江全省清潔能源裝機總量3191萬千瓦時,截至今年10月,這一數據達到6006萬千瓦時,十年來,總量翻了近1番。

近年來,浙江還出臺政策,推動沿海地區風能開發,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探索氫能應用場景,持續擴大清潔能源規模。

這十年,浙江用綠色能源叩開綠色發展的大門,潤物細無聲地將綠色理念的種子播撒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能源寫下新生活的註腳

河,是烏鎮的筋脈。烏鎮的綠色生活,從河的變化也可以窺見一二。

2020年,一艘無人駕駛清潔船在烏鎮人民公園落地,藉助傳感器等數字化技術,無人駕駛清潔船能夠準確識別並打撈起水面漂浮的雜物,整個過程乾脆利落。這些無人駕駛清潔船在充滿電的情況下,續航可達8小時。

縱橫貫穿整個烏鎮的大河、小河,曾滋養當地經濟,也曾因急於發展而被污染,如今,依仗綠色發展理念和數字化發展手段,碧波再次盪漾,成爲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觀。

從烏鎮戲劇節到烏鎮峯會,十年走過,文化與技術也爲當地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益。2014年,烏鎮景區實現營收約10億元,接待遊客量近700萬人次,按2023年上半年數據估算,烏鎮2023年營收預計可達16億元,將接待遊客超1000萬人次。

這也對電力等基礎設施的承受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烏鎮峯會期間,互聯網之光博覽中心停車場內每10輛汽車中就有3輛新能源汽車,在鎮區其他道路上,新能源汽車也隨處可見,其中不乏外地牌照。

嘉興市充電基礎設施智能服務平臺歷史數據顯示,節假日或重大活動期間,烏鎮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明顯增加。面對新能源汽車出行量的急速增長,烏鎮卻穩穩承接住了這波充電需求,這是如何做到的?

在烏鎮東柵景區停車場內,一臺圓滾滾的白色機器人正在爲新能源汽車補給電能。這是在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中投入使用的智能移動充電機器人。“客流量大時,部分充電站會出現等位情況。智能移動充電機器人滿電時能夠滿足4至5輛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爲居民遊客充電提供保障。”國網桐鄉市供電公司烏鎮供電所客戶經理汪自立說。

與普通充電樁相比,智能移動充電機器人將新能源車輛充電從“車找樁”變爲了“樁找車”。它就像一個超級充電寶,能夠根據充電車輛的位置靈活移動,充電效率也與普通快充充電樁無異。

在烏鎮,當地供電公司還投運了多臺潮汐充電樁,促成民宿、商鋪等客戶開放共享私人充電樁。目前,烏鎮現有的87個公共充電樁和200餘個私人充電樁共同構建起“5分鐘充電圈”,新能源汽車充電便利程度可媲美國內一線城市。

由點及面,覽看全省,截至目前,浙江建有公共充電樁超10萬個,其中,鄉村公共充電樁2.9萬個,覆蓋597個鄉(鎮),覆蓋率達68%,居於全國領先水平。這一數據還在刷新,預計到2025年,浙江將累計建成充電樁230萬個以上、鄉村不少於90萬個,其中建成公共充電樁12萬個、鄉村不少於2萬個,滿足400萬輛以上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

這十年,從槳聲欸乃到車輛蜂鳴,電力基礎服務設施與古鎮同頻共振,浙江綠色發展路徑清晰可見。

新探索刻畫未來生活圖景

綠色蝶變,並非僅對峯會而言,同樣屬於每一名烏鎮百姓。在鎮上,石板路之下,水管、電力線、電話線構成一個“地下王國”,古鎮居民享受現代生活的同時,也不會被線杆影響風景;在浮瀾橋村,光伏、儲能和充電樁有機結合,一幅自帶綠意的低碳生活圖景呈現眼前。

再將視線擴大,未來綠色生活在浙江全局也已顯露雛形——

與農業結合,麗水五都村建成全國首個鄉村生態氫能示範工程,通過技術手段將當地農戶種植茭白和麻鴨產生的農牧廢棄物製備成高純度的綠氫和生物天然氣,助力鄉村綠色發展。

與工業結合,浙江推出“節能降碳一本賬”,幫助企業按月做好用能預算管理。在湖州,國網湖州供電公司聯合當地政府推出“工業碳效碼”,讓控碳變得“一目瞭然”。在衢州,國網衢州供電公司推出“電能碳一張圖”,服務企業提升綜合能效應用水平。

與旅遊業結合,今年以來,浙江已啓動全電景區建設84個,覆蓋至所有地市,已初步完成杭州西溪溼地、嘉興烏鎮、麗水仙都等53個旅遊景區的全電景區改造。同時,遊客入住參與“低碳入住計劃”的酒店、民宿,可以掃碼獲取“電子碳單”,瞭解自己住店期間的能耗排名,能耗少的可獲積分抵房費。

除與三大產業結合外,之江大地上,綠色還嵌入了居民生活的角角落落。

聯動生活軌跡,打開“浙江碳普惠”應用,開通綠色低碳場景後,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綠色出行、線上辦理等低碳行爲就會被記錄,並量化爲碳積分,碳積分可兌換多類權益;企業參與綠證交易,可以將綠證作爲減碳排證明參與碳市場。

聯動金融交易,浙江爲金融機構開展合規的綠色信貸和綠色金融產品,提供可靠的綠色效益評估指標,助力綠色金融應用於能源節約和碳減排領域。

過去的十年,綠與智撞了個滿懷,讓烏鎮從千篇一律的古鎮中脫穎而出,讓浙江成爲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範區的窗口,鍛造出的浙江之美是獨一份的存在。

下一個的十年,又將以什麼樣的方式打開?讓我們共同期待!(徐梓沐 張悅 趙芳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