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馬學禮 李靜楠)規範公租房建設運營管理、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加大對城中村和危舊房的改造力度……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將住房保障作爲重要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聚焦城鎮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青年人等羣體的住房困難問題,通過多種舉措逐步建立了多層次、廣覆蓋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助力住房困難人羣圓“安居夢”。
據悉,寧夏回族自治區住建廳指導各地支持各類經營主體,通過盤活存量房源和閒置土地,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形成了“一張牀、一間房、一套房”的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以滿足不同羣體的多樣化、梯度化、精準化租住需求。寧夏各地通過集中新建、配建、收購等多渠道籌集公租房房源,實行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並舉,實現了城鎮戶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在合理的輪候期內得到保障,環衛、公交等行業住房困難職工得到精準保障。
此外,爲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羣體住房困難,寧夏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堅持因城施策、供需匹配,組織摸清需求,建立基礎制度,落實土地、金融、財稅、民用水電氣價格等優惠政策。新籌集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優先選址在公共交通便利、配套設施較爲齊全的區域。在促進居民羣衆安居宜居方面,寧夏多部門形成合力,指導各市縣(區)結合老城片區城市更新行動,統一規劃、集中連片推進城中村、城市危舊房改造,因地制宜採取拆除新建、改建、綜合整治、原址重建、抗震加固等多種方式,從最危險最迫切的房屋做起,加快推進改造,以儘早消除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