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四張網” 低空經濟蓄勢騰飛

低空經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更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在陝西省西鹹新區灃西新城,西安科爲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正嘗試通過數字仿真技術模擬複雜的空中交通環境,不同的飛行路徑和交通流量,而在濛濛細雨中,記者看到,一架載有25kg醫用物品的無人機通過指令完成了精準運送。

據瞭解,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灃西新城正加快建設秦創原無人機產業創新聚集區。去年8月,陝西省科技廳批覆同意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建設秦創原無人機產業創新聚集區,提出通過三年建設,打造集研發試驗製造、應用服務測試於一體的,形成覆蓋全產業鏈條的無人機產業創新集羣,低空經濟蓄勢騰飛。

“今年對低空經濟發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部署,我理解兩個關鍵詞,第一就是安全,第二就是健康。”全國人大代表、西安科爲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周曙光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這讓我們十分振奮。”

不久前,周曙光提出了《關於將智能低空天網天路作爲國家重大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議》。他建議,應在國家層面依託高速路網加快建設“智能低空天網”,將其作爲國家發展“低空經濟”的戰略部署和國家重大新型基礎設施。

周曙光表示,低空經濟是重要的新興產業,過去一年來,中國在低空經濟探索中持續取得新進展,相關產業社會關注度日益提升。在他看來,發展低空經濟,要統籌解決好安全、效率、成本三方面問題,將空域資源轉變爲經濟資源,實現可通達、可監管、可運營。

具體來看,就是要統籌建設好低空經濟“四張網”,包括配套物理設施的“設施網”、低空感知及通信的“空聯網”、數字空域及操作系統的“航路網”、數字化管服系統的“服務網”。通過打造“全空域、全開放、全流程、全因素、全數字、全兼容”的低空智能融合系統,實現“四張網”、飛行器、監管平臺互聯互通,支撐多航線多場景、高頻次高密度低空飛行。

建設好低空經濟“四張網”,有望在低空物流、巡檢、文旅、應急救援等方面,催生標準化、規模化的“高速+低空”新業態和新場景,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民生方面產生極大價值。“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九八六醫院和西京醫院,這種空中的醫療資源生命線已經開始試運行,效果非常好,我們可以相信,陸空協同、空地一體的新時代即將到來。”周曙光說。

“安全是制約低空經濟的主要瓶頸。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開,才能飛得起來,纔能有規模化的空運和商業化航線,纔能有大規模的應用場景,才能推動地方經濟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健康發展是加強規範引導,要防止一哄而上、重複建設、低效投資、無序發展。”周曙光表示,總體來看,2025年低空經濟發展有望全面提速,爲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