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智網絡 | 中國聯通陳斌:以“四零四自”爲願景,構建高階自智網絡

以自智之網驅動數智之變。隨着全球數字化進程的加速,以及5G、AI等新興技術的迭代升級,傳統網絡運維模式捉襟見肘,自智網絡成爲行業剛需並加快“蝶變”,賦能千行百業深層次的數智變革。

2024年自智網絡高速發展。全球91%的運營商制定長遠戰略並追加投資。我國自智網絡產業持續引領全球,三大運營商加速現網部署,賦能行業轉型,部分場景已率先達到L4高階自智。

2025年是邁向L4高階自智的關鍵一年。爲呼籲更多產業夥伴協同創新,全面推進高階自智網絡發展,通信世界全媒體特推出《高階自智網絡正當時》專刊,以期“產學研用”共促,加快重點場景落地實踐,共同構建自智生態,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指引下,信息通信行業蓬勃發展,已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聯、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創新能力大幅增強。作爲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主力軍,中國聯通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自智網絡領域深入探索,取得顯著成果,爲行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中國聯通錨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服務企業的願景,全面實施融合創新戰略,推進網絡向新、技術向新、服務向新,深化科技強企、人才強企、改革強企、數智強企、品牌強企,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

01

五大趨勢引領

自智網絡邁向L4新階段

隨着全球數字化進程的加速,自智網絡成爲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2024年,TM Forum發佈的《自智網絡L4產業藍圖與高價值場景報告》爲未來5年自智網絡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全球多家運營商紛紛發佈L4計劃。

在未來的自智網絡發展中,趨勢愈發清晰。一是全球運營商將全面啓動L4的規劃和實踐,共同推動自智網絡邁向新的高度;二是自智網絡將在用戶體驗、成本節省、安全保障、業務增收等方面爲運營商帶來更大的價值成效躍升;三是AI、大模型將在自智網絡L4階段廣泛應用,通過智能體的協同實現複雜運營場景的端到端自智閉環;四是網絡內生智能的作用將更加顯著,爲提供更優質的網絡服務奠定基礎;五是產業高效協作的需求將更加迫切和普遍,各方需緊密合作實現高價值場景的NOC業務端到端自動化。

中國聯通順勢而爲,在2024年合作伙伴大會上發佈了最新的自智網絡標準和成果,闡述了實現L4的藍圖規劃,展現了在自智網絡領域的前瞻性佈局和積極進取的決心。

02

以“四零四自”爲願景

加速邁向智能時代

中國聯通以 “四零四自”爲願景,提出 “三化三層三閉環”自智網絡目標架構,圍繞“網絡層-業務層-商業層”構建“數字化、智能化、敏捷化”的能力,通過“知識閉環、任務閉環、意圖閉環”牽引,向高階自智網絡演進。中國聯通自智網絡架構如圖1所示。

中國聯通自智網絡架構

以集約化爲理念,打造三項基礎能力

在實踐中,中國聯通結合自身集約化特色,在業務層打造了基於“平臺+應用”的體系。平臺是體系中的能力底座,爲應用提供強大的數字平臺支撐,在平臺層中國聯通主要打造了三大中心——網絡數據中心、網絡資源中心、可信指令中心。

網絡數據中心每日處理全網大數據8萬億條,涵蓋移動網、接入網、傳輸網、核心網等專業的配置、性能、信令等數據。網絡資源中心對全網482種、86億條資源數據予以納管,顆粒度細化到每一個纖芯、時隙、端口、板卡;在此基礎上,中國聯通構築了全網、全專業數字孿生體系,強化網絡歷史可溯、現實可視、未來可規的數字化能力。可信指令中心對接網絡設備,封裝設備指令形成集約安全的自動網絡控制能力,實現網絡操作自動執行,支撐網絡管理、網絡控制和網絡分析的閉環。

以網絡大模型爲核心,構建網絡AI大腦

爲強化AI在網絡領域的深度賦能,中國聯通對“平臺+應用”體系進行重構,向“平臺+AI+應用”演進升級。中國聯通通過引入知識圖譜、大小模型等先進技術構建網絡AI大腦,以“生成式AI+決策式AI”協同驅動網絡數智化轉型;通過建立具有技術領先優勢的智能體工程框架,快速推出交互型AI助理和自動型AI智能體等MaaS服務。目前,網絡AI大腦爲中國聯通260多個應用系統提供AI深度賦能,已覆蓋113萬個網元,累計調用量超1.5萬億次,推動高階自智網絡加速發展。

以AI賦能應用創新,豐富智能化場景

中國聯通面向無線網、寬帶網、核心網、基礎設施等領域研發了10餘個專業數字化應用,提供“規建維優營服”生產作業的數智化場景超過120個,在多個高價值場景中應用大模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現了生產效率、網絡效益和用戶感知的提升。

在生產效率提升方面,中國聯通在行業內構建了首個跨專業語音業務感知端到端分析工具,全面提升網絡和業務的高精度感知能力,語音問題分析效率提升30%;深化無線網絡自動路測,通過大模型Copilot(助手)能力,快速獲取道路關鍵指標及問題關聯信息,實現道路優化效率提升75%,年自動測試里程超千萬千米;初步構建起大區網絡安全風險防控能力體系,現場巡檢智能化輔助率達31%。

在網絡效益提升方面,中國聯通通過優化基站能耗數字化管控能力,從面向負載向面向業務感知升級,年節約電量8億千瓦時;持續推進無線網絡智能容量調整,盤活License(許可證)507萬個,大幅節省擴容成本;初步實現全網、全專業一點看全,強化故障調度能力,提升修障效率,縮短業務影響時長11.4%。

03

直面挑戰,砥礪前行

自智網絡的推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克服許多技術和非技術的挑戰。總的來說,自智網絡發展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如何統籌各方、拉通專業產品,按照統一方向和節奏實施。自智網絡的推進涉及衆多專業和部門,需要體系化的頂層設計,以統籌各方、拉通專業產品,發揮先進省分公司的優勢,激發創新能力,實現協同實施。

二是如何統籌“自研、OSS廠商、設備廠商”的能力,整合產業資源。自研能力是運營商掌控技術命脈、塑造差異化優勢的根本,只有自研才能深入數據底層,精準洞察自智網絡核心需求,打造貼合自身戰略目標的產品和應用,並實現快速迭代。運營商要以自研能力爲導向篩選並整合OSS廠商資源,加強與設備廠商的深度聯動,打造產業閉環,實現各方優勢互補。

三是如何發揮AI的作用,在網絡智慧運營中產生更大價值。要以實現高階自智網絡爲牽引,圍繞跨專業能力、工具、流程的智能化開展賦能工作,面向人機協同提效、高價值場景自智實現價值落地;夯實網絡AI核心能力體系,推進大小模型的研發和協同賦能;加強高質量有價值的業務數據供給,建立“人工運營兜底+模型迭代閉環”的數據飛輪長效模式,確保網絡智能化能真正務實地形成領先優勢。

四是如何衡量自智網絡轉型帶來的商業價值和運營成效。有效衡量自智轉型的商業價值和運營成效,是管理層決策是否加大投入、持續推進的關鍵,評價體系不僅要能承接“提質創收、降本增效”等企業經營目標,也要支撐“網絡安全生產、業務敏捷交付和質量保障”等運營目標,並牽引自智能力的規劃和建設。

作爲自智網絡的產業先行者,中國聯通倡議整個產業攜手共進,形成全面的自智網絡等級評估標準體系,加強新技術探索研究,加快重點場景落地實踐,共同建設自智生態,共同繁榮自智網絡產業,不斷擁抱智能,向新同行,加速邁向智能時代。

*本文刊載於《通信世界》總第960期 2025年1月25日 第2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