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化、城鎮化和數字化“三化疊加”的時代,數據要素既增加了城市治理的複雜性,又爲市域社會治理創新提供了具體思路。2023年底,國家數據局發佈《“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要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動數據要素在城市治理等重點領域的高水平應用。
在此背景下,爲進一步凸顯數據作爲優質生產要素和關鍵治理資源的重要性,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政治學系長聘教授孟天廣和中移信息系統集成有限公司規劃技術部經理於慶軍提出,可以通過把脈城市運行狀態、推進治理手段智能化、驅動治理模式創新等路徑構建以數據爲核心的數字治理生態,爲城市治理賦能。具體而言分爲三點:
促進數據融合,把握城市運行狀態。城市治理相關的數據本身是城市運行信息的重要載體,主要分爲“物感數據”和“人感數據”兩種類型。其中,物感數據反映城市空間內的物體信息(如道路、車輛、建築物),能夠呈現城市客觀運行狀態,輔助優化物質資源的配置;人感數據反映市民的主觀偏好和行爲。孟天廣教授表示,兩類數據的融合有助於全面、深入地把握城市運行規律,這也有賴於跨平臺、跨部門、跨行業的數據共享與互通,以及社會和市場主體的積極參與。
強化數據利用,賦能社會經濟治理。數據是大數據分析和智能化解決方案開發的“養料”,反過來,數字智能技術也有助於深挖數據價值。於慶軍指出,數據價值挖掘和利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政府對海量政務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實現市民畫像描述、訴求內容梳理和治理問題剖析;聚焦特定場景,將政務數據與場景化的社會經濟數據深度融合,從中發現問題、研判趨勢,進而輔助科學決策;在公共服務領域引入人工智能,爲市民提供高效、便捷和個性化的服務。
堅持數據驅動,重塑城市治理模式。數據要素的引入拓展了政府治理範疇,也影響着城市治理結構。範疇上,數據要素治理、網絡空間治理成爲城市治理的新生領域,數字化水平也成爲評估政府能力的新維度。
充分發揮數據要素賦能城市治理的乘數效應,旨在構建一種集數據驅動、技術嵌入、社會協同爲一體的新型治理模式。未來應繼續推進數字政府與數字社會的雙向互動,並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在科技創新、交易流通等方面的優勢,鼓勵科技企業參與城市治理,構建以數據爲核心的數字治理生態。(作者系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政治學系長聘教授孟天廣、中移信息系統集成有限公司規劃技術部經理於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