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破浪風正勁,奮楫開拓天地寬。2021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九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三年來,政產學研用各方聚力奮進,推動5G應用深度融入千行百業,賦能效應持續彰顯。《人民郵電》報從今日起刊發“5G揚帆聚合力”系列報道,從政府、運營商、設備商、研究單位等方面,全面展現三年來5G應用取得的突出成就和下一步發展思路。
“在萬米蒼穹體驗網絡衝浪,在繁忙港口遙控無人重卡,在巍巍礦山進行自動巡檢,在高壓電廠實現精準負荷,在千里以外進行遠程會診,在鄉村校舍體驗優質教育……”《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發佈三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重點先行、示範帶動”的原則,多措並舉、綜合施策,推動5G應用創新不斷走深向實。如今,從珠峯到礦井、從海島到深山、從機器轟鳴的港口工廠到書聲琅琅的美麗校園,5G應用加速融入實體經濟,成爲驅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新動能。
大力推進5G網絡建設
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底座
近日,工信部發布2023年1—11月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末,我國5G基站總數達328.2萬,5G移動電話用戶達7.71億戶,數字經濟底座進一步夯實。
2023年2月,全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船載信號增強設備在福建寧德、泉州進行海測,實測信號強度可提升16dB,藉助於5G網絡,艙內使用距離提升26%,能有效解決船體穿損帶來的使用感知下降問題。2023年5月,新疆移動開通了首個沙漠公路700MHz 5G超遠覆蓋基站,覆蓋距離達30公里,用戶在浩瀚的沙漠也可以流暢使用智能導航、視頻直播、高清通話等業務。
近年來,我國秉持“適度超前”的原則,大力推進5G網絡建設,通信人爬雪山、穿林海、涉激流、進沙漠,打造了一張覆蓋全國、技術先進、品質優良的全球最大5G精品網。如今,我國所有地市級城區、縣城城區實現5G網絡覆蓋,實現“縣縣通5G”,5G網絡建設正進一步向近海和邊疆地區推進。
同時,我國開創了5G建設新模式,實現了杆塔、機房、基站等多個層面的共建共享,有效促進了5G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發展。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5G SA網絡,爲5G加速融入千行百業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
應用創新不斷突破
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藉助5G網絡和機器設備,浙江的醫生可以遠程操控手術機器人,爲貴州的病人完成肝膽外科、腸胃外科和泌尿外科等手術。”在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的5G發展成就展現場,工作人員正模擬遠程手術的過程,機械臂的精細程度引來觀衆一陣陣讚歎。據介紹,5G遠程手術打破地域限制,實現異地手術、異地培訓,是加速國產機器人臨牀應用及造福邊遠地區患者的重要途徑。
隨着5G應用從0到1、從1到N,5G正加速融入實體經濟,成爲驅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新動能。如今,服務行業的5G虛擬專網數超2.9萬,5G應用已融入71個國民經濟大類。礦業、港口、電力、教育、醫療、文旅、消費等重點行業的5G應用解決方案廣泛複製,助力各領域各行業企業提質、增效、降本。
在武漢漢口江灘,一架無人機在高空來回穿梭,對濱江配電示範區內的國家電網線路設施進行立體精準拍攝,5G電力專網大幅提升了無人機巡檢效率;在內蒙古窩兔溝煤礦,源源不斷的“黑金”由傳送帶送出,這是基於5G網絡的智能皮帶運輸系統,實現“煤多快運,煤少慢運”,降低15%~20%的能耗,節省電費39萬元/年;在浙江寧波舟山港,一臺臺遠程操控的輪胎式龍門吊24小時不間斷抓箱、放箱,5G+智慧港口項目實現了橋吊、龍門吊遠程控制,以及集裝箱碼頭水平運輸自動化,大幅提高了生產作業效率。
把握5G技術創新機遇
着力構建完整產業鏈
經過持續的科研攻關,我國5G技術產業國際領先地位持續鞏固,在技術標準、網絡設備、終端設備等方面形成系統性優勢。技術標準方面,累計向3GPP提交3萬餘篇文稿,5G高精度定位、室內覆蓋增強等多項關鍵技術納入3GPP國際標準,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全球佔比達42%。融合標準研製取得突破,已制定87項5G應用標準,初步構建工業、醫療、能源領域的5G融合應用標準體系。
同時在終端設備方面,研發了5G工業網關、CPE、巡檢機器人等一批行業終端,終端形態不斷豐富。5G模組價格逐年下降,從上千元降低到240元左右,降幅超七成。
有夢不覺天涯遠,揚帆遠航再出發。近年來,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5G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面向未來,5G-A和6G的前景還需持續探索,信息通信業將在標準制定、產業發展、網絡建設、融合應用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繼續走在全球前列,爲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