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李文瑤】11月12日,第17個天貓雙11正式落幕。今年,這場年度消費盛宴增加了“AI底色”,不僅是一次電商促銷的升級,更是一場科技賦能消費的集中檢驗。從流量分發到商品推薦,從商家經營到用戶體驗,人工智能如一條隱形的脈絡,貫穿雙11全鏈條,成爲拉動消費增長、重塑商業邏輯的關鍵變量。
AI全面落地:從“輔助工具”到“核心引擎”的質變
在全球AI技術加速迭代的背景下,淘天集團以雙11爲試驗場,將技術勢能轉化爲實實在在的消費動能。據數據,雙11前,平臺通過對20億商品的AI深度理解與智能組織,實現複雜語義下搜索相關性提升20個百分點,推薦信息流點擊量提升10%,商家廣告ROI提升12%。這些數字背後,是AI技術從“可用”到“好用”的跨越。

消費者端,一批創新AI應用率先落地。“AI萬能搜”基於大模型深度思考與聯網搜索能力,以文字+商品+視頻的融合形式,滿足用戶的購物攻略、口碑評測等需求;“AI幫我挑”則通過多輪對話與智能引導,幫助用戶收斂需求、提供專業決策建議。二者的協同,構建起“泛知識問答+精準導購”的全新購物動線。此外,“拍立淘”多模態搜索讓“以圖找貨”的體驗再次升級,“AI清單”則基於用戶偏好生成個性化囤貨指南。這些產品不僅降低了消費者的決策成本,更重新定義了線上購物的交互邏輯。
商家端,AI Agent已深入經營全鏈路。“AI數字員工”覆蓋店鋪運營、營銷策劃、數據分析、客服接待等環節,助力500萬商家效率提升1.5倍。生意管家、貨品全站推等智能工具,使新品破零速度提升30%,爆品拿量能力顯著增強。AI美工月均生成2億張圖片、500萬個視頻,商品點擊率提升10%;AI客服“店小蜜5.0”幫助商家日均降本2000萬元。技術不再是錦上添花的輔助工具,而是驅動電商經營效率革命的核心引擎。
科技戰略與消費信心的同頻共振
阿里巴巴將AI和大消費視作兩大戰略性歷史機遇,在雲與基礎設施建設上持續投入,並描繪出從AGI到ASI的遠景規劃。
電商是離AI最近的行業之一,在電商場景中,AI具象爲更智能的搜索、更精準的推薦、更高效的經營。淘寶是擁有近10億消費者的電商平臺,是全球最大的AI應用之一。淘寶做AI應用,是AI成果轉化的有益探索,或開啓切實拉動消費的新動能。
今年雙11,AI已開始在拉動成交方面發揮作用。如,AI改造商品庫後,商品搜索、推薦的效率顯著提高,切實幫助成交。數據顯示,雙11開賣以來,天貓寵物行業由首頁信息流推薦帶來的成交額同比增長超40%。再如,AI可以更精準地匹配需求,把合適的優惠發給有需要的消費者,幫助商家尤其是品牌商家提高成交效率。今年天貓雙11首次規模化啓用AI“智惠引擎”來決策限時優惠的發放。從數據結果來看,由AI紅包帶來的轉化率環比提升了81%,下單用戶數增長了41%。部分商家中,帶來的成交額及新客,佔比已接近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雙11除了AI首次全面落地,也是淘寶此前宣佈要從電商平臺轉向融合實物消費、服務消費等多場景的大消費平臺,爲擴大消費探索模式創新思路。AI作爲電商平臺新的技術底座,也能成爲大消費平臺的底層技術設施,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相輔相成,合力開拓促消費新路徑。
此外,還可以期待AI幫助優化大促期間的競爭機制,幫助優質品牌脫穎而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商學院聯合研發的中國線上消費品牌(CBI)指數顯示,大促期間優質品牌相對銷量提升更爲顯著,我國消費者對品牌商品的需求也在同步上升。該如何更好地藉助AI技術,支持真正具備產品力與創新力的品牌快速崛起,是值得電商行業探索的問題。
從“數字雙11”到“智慧雙11”的產業啓示
電商大促的核心價值已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而技術正是這場變革的核心支點。AI不僅優化了交易效率,更重塑了消費生態:它讓中小商家以低成本調用專業級能力,讓消費者在海量選擇中實現“決策自由”,有望幫助重塑行業、釋放消費增長潛能。
“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中提到,“要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把技術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實踐中,是每個行業都在積極探索、推進的議題。
這場AI“參與”的雙11,既是淘寶天貓技術能力的一次集中閱兵,也在爲AI在電商領域的大規模全面應用試路。當雙11從“流量的狂歡”走向“技術的盛宴”,我們看到的是一幅用科技創新賦能消費增長的有益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