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劉偉光:堅持開源開放 加強AI在企業市場的滲透率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李文瑤】“阿里雲大模型的戰略就是服務企業市場創造社會價值,AI正在推動各行各業的生產力變革,通義大模型將深耕企業市場。”4月9日,在阿里雲AI勢能大會上,阿里雲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雲事業部總裁劉偉光稱,大模型的社會價值正在企業市場釋放,阿里雲將堅定投入,打造全棧領先的技術,持續開源開放,爲AI應用提速。

據介紹,通義大模型服務的企業客戶包括90%互聯網公司,如微博、攜程、智聯招聘、新東方;90%上市商業銀行,如招商銀行、南京銀行;90%汽車品牌,如寶馬、小鵬、極氪、零跑;90%手機品牌,如OPPO、vivo、傳音、魅族;超1000家政企客戶,如國家電網、中國石化、南方航空;超300家科研院校,如中科院、復旦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截至2025年1月底,阿里雲百鍊平臺中調用通義API的企業和開發者已超過29萬,用AI重構代碼開發、硬件製造、智能座艙、金融服務、藥物研發、太空探索等場景,AI的行業化應用經驗正在迅速積累與沉澱。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AI 智能編碼助手的通義靈碼,現在能夠自主執行任務拆解、代碼編寫、缺陷修復、測試等開發全過程任務,開發效率一下提升了數十倍。目前,通義靈碼插件下載量已超1300萬,累計生成超20億行代碼,已服務建設銀行、中信證券、平安集團、中國人壽等上萬家企業,成爲國內最受歡迎的輔助編程工具。

阿里雲在與產業夥伴共同探索的過程中注意到,AI的通用性加上行業領域知識和企業專有知識,正在逐漸構成專屬於每一家企業的超強智能體,由點成線、由線到面地解放企業的生產力。

隨着推理模型、多模態模型的爆發和MCP等開放協議的出現,AI agent也正在不斷進化,早先只是一個問答機器人,被動響應指令,現在能夠更方便地去調用各種插件、工具,幫助用戶完成任務。

爲了讓AI agent有“更聰明的大腦”、“更豐富的交互”,4月9日,阿里雲百鍊上線業界首個全生命週期MCP服務,無需用戶管理資源、開發部署、工程運維等工作,5分鐘即可快速搭建一個專屬MCP Agent,大幅降低Agent的開發門檻。百鍊平臺首批上線了高德、無影、Fetch、Notion等50多款阿里巴巴集團和三方MCP服務,覆蓋生活信息、瀏覽器、信息處理、內容生成等領域,可滿足不同場景的Agent應用開發需求。

同日,阿里雲還預告了AI Agent Store的願景,通過Agent Store 這種創新模式,把阿里巴巴集團和生態夥伴的Agent向外開放,讓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擁有自己專屬的助理。

劉偉光表示,“阿里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強度投入AI技術研發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接下來,阿里雲將依託全球領先的AI能力和大模型產品 ,堅持開源開放,讓AI在企業市場的滲透率更高,用AI重構我們的世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