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迪】近年來,以深度學習、大模型等爲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爲各行各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引擎。將 AI 領域的智能算力、領域高質量數據集、智能算法與新材料的研發過程深度融合,已成爲全球科技發展的新焦點。通過 AI 賦能材料設計、實驗、性能預測與模擬、工藝優化乃至材料實驗和生產的智能裝備,有望實現新材料研發的效率革命和性能飛躍。在此背景下,推動 AI 技術與新材料產業的深度融合,已成爲新材料領域科技創新的必然趨勢。
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共同體
在今年的中關村論壇年會上,一場以“AI 賦能大型企業數智化創新”爲主題的分論壇格外引人注目。記者在現場觀察到,中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信息”)攜手吉林大學、北京楓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楓清科技”),在會議期間正式宣告“人工智能賦能新材料聯合實驗室”的成立。
據悉,三方代表鄭重簽署合作協議,標誌着“人工智能賦能新材料聯合實驗室”正式啓動。這一合作模式,體現了“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理念,將各自的優勢資源有效整合,形成創新合力。
高端製造應用領域驅動下,中國中化大力發展氟、硅等材料,持續發揮綜合優勢,聚焦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三大領域,佈局一批化工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提升綜合解決方案能力。中化信息作爲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直屬數字科技公司,成立了數智創新研究中心,構建集團人工智能平臺和數智化科研平臺,賦能多場景價值應用,其中,AI 與新材料技術的深度融合,是集團智能化戰略佈局中極具前瞻性的創新應用場景。
楓清科技則致力於構建知識引擎與行業大模型雙輪驅動的新一代智能體平臺。深入產業,將人工智能的技術與產業的場景價值相融合,爲企業提供人工智能技術在複雜企業場景當中落地的平臺型產品與解決方案。楓清科技助力企業構建行業大模型,並在全面智能化升級的過程中擁有更精準、可解釋、更佳推理效果以及令本地數據更加安全的人工智能技術。
據瞭解,中化信息依託楓清科技的平臺型產品,進行“AI+化工”和“AI+農業“領域賦能。中化信息與楓清科技的聯合,具備天然的技術融合與產品融合的基礎,可以快速地在“AI+新化工材料”領域實現技術的突破。
另外,吉林大學已經在跨學科深度融合的科研體系建設中取得了突破,其獨立自主研發的新材料設計平臺融合了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科研成果。並牽頭建立“長白山實驗室”,聚焦“AI 賦能新材料設計”。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目前已同楓清科技有非常緊密的合作。例如,在石景山“人工智能賦能新材料聯合實驗室”當中,吉林大學也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科研創新的作用,並將依託楓清科技在中國中化快速實現產業落地。
楓清科技創始人兼 CEO 高雪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材料是國家戰略發展的基石,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各產業變革的核心動力。楓清科技非常榮幸能與中化信息和吉林大學強強聯合,共同成立‘人工智能賦能新材料聯合實驗室’。我們相信,通過整合三方的優勢資源,一定能以一種創新的模式,加速新材料的研發進程,爲提升我國在新材料領域的科技創新貢獻自己的力量。”
“單打獨鬥難以解決複雜的產業問題,構建良好的生態系統至關重要。”高雪峯指出,現在一定是大家團結和聚合在一起,才能解決一個大問題的時代。這種生態合作不僅加速了技術創新,還促進了技術的產業應用和市場驗證。
解碼新材料研發的“AI+”方程式
記者瞭解到,“人工智能賦能新材料聯合實驗室”的核心目標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新材料的研發全流程,具體將着力於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一是加強垂直領域推理大模型建設,以提升材料研發效率爲核心,利用 LLM 結合材料行業知識和工具,構建基於 DeepSeek R1 等模型的垂直領域模型和多智能體系統,增強研發智能化支持和用戶體驗。
二是加強特定新材料領域產業數據資產建設,挖掘化學多模態知識,構建聚合物、仿真及表徵等高質量數據集,研發工具平臺提供數據資產服務,推動數據標準化和流通。
三是加強智能化工具平臺建設,提升大模型工具選擇與使用能力,賦能行業軟件和細分領域小模型,構建科學計算平臺,爲產業生態提供豐富的工具服務。
四是加強基礎理論融合研究與人才培養,加強材料基因工程、大數據等跨學科複合型人才培養,推進校企合作,承接國家課題。發展小樣本、高維數據機器學習方法,促進多源數據融合、跨尺度仿真與數字孿生等領域研究,加速新材料發現與理論突破。
值得關注的是,楓清科技的核心技術——知識引擎與大模型融合的智能體平臺,將在聯合實驗室中發揮關鍵作用。楓清科技將利用其在知識引擎中積累的行業知識,結合 DeepSeek R1 等大模型的強大推理能力,構建新材料領域的行業推理模型,提升材料性能預測的準確性和效率。其自研的知識引擎與大模型雙輪驅動的智能體平臺,更能處理和分析多種類型的數據,爲複雜問題的解決提供更全面的智能化支持。
對此,中化信息總經理助理朱傑也指出:“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發展趨勢,我們需要更加高效的研發手段來突破瓶頸,提升創新能力。我們期待通過聯合實驗室這個平臺,充分利用 AI 技術在數據分析、模型構建和工藝優化等方面的優勢,加速我們在化工新材料研發和應用方面的創新步伐,開發出更多高性能、低成本、環境友好的新材料。”
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楊博則表示:“我們深知,新材料的突破需要基礎研究的深入和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此次與中化信息和楓清科技的合作,爲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平臺,能夠將高校的前沿科研成果與產業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我們希望通過聯合實驗室,在人工智能的賦能下,加速新材料的理論創新和技術突破,培養更多具備交叉學科背景的創新型人才,爲我國新材料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據高雪峯介紹,楓清科技將人才、創新文化和產業驅動視爲保持持續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公司80%的員工爲研發人員。此外,公司鼓勵員工提出創新想法,並通過產業驗證來實現正向閉環。“來自產業端的創新,它可以有正向的快速閉環。”
“中關村論壇作爲國際化論壇,爲楓清科技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機遇。楓清科技通過參與論壇,接觸到了衆多國際產業和新型科技企業,促進了與各領域企業的深度交流。”最後,高雪峯總結道:“它搭建了一個平臺,讓我們能夠去接觸很多國際上的產業和新型的科技,不僅讓企業意識到新興科技與產業融合的重要性,還加速了企業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