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 AI遇見學術:用技術“輔助創新”而非“替代思考”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林夢雪】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日常生活。當AI遇見學術,是效率與規範的碰撞,也是創新與傳統的博弈。如何在擁抱技術變革的同時,堅守學術底線,實現人機協同的最優解?

近日,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總工程師張紫徽在金山辦公與浙江大學聯合舉辦的“科學使用AI輔寫論文”主題直播中,圍繞“AI技術在學術寫作中的應用邊界”主題,闡述了高校師生對於AI工具的應用原則——價值在於“輔助創新”,而非“替代思考”,即用AI輔助創新可行,但需堅守學術底線。

AI“好用”“用好”AI

張紫徽指出,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學生往往面臨選題、文獻檢索、數據分析、框架構建以及語言表達等多重挑戰。選題時,學生常常難以確定合適的研究方向和範圍,需要反覆與老師溝通確認。文獻檢索階段,海量的學術資源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難以快速定位到相關的高質量文獻。數據分析則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統計學知識和軟件操作技能,對於許多文科背景的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題。此外,論文的框架構建和語言表達也是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地方。

AI技術的出現爲緩解這些挑戰提供了有力支持。以WPS AI爲例,它可以通過熱點趨勢分析幫助學生快速確定選題方向,利用智能文獻檢索功能精準定位相關文獻,通過統計分析模塊簡化數據處理流程。同時,WPS AI還支持多語言翻譯和語法校對,確保論文的語言表達準確無誤。這些功能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效率,還降低了他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的難度和挫敗感。

據瞭解,相較於傳統寫作工具,金山辦公WPS AI的新一代AI輔寫工具在框架生成方面可以通過基於大規模學術語料的訓練,智能生成符合特定學科特徵的論文結構。而在數據分析方面,WPS表格則具備AI自動生成Python代碼以進行數據分析的功能,並且將複雜數據以可視化方式呈現。

張紫徽認爲,AI技術在論文寫作中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例如選題階段的熱點趨勢分析、文獻綜述中的核心觀點提取,以及圖表美化的思路參考。然而,論文的核心邏輯和學術觀點必須由學生自主完成。“這是學術研究的底線,也是培養學生學術能力和創新思維的關鍵所在。”

據悉,WPS AI的“論文工具包”定位,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張紫徽表示,浙江大學師生在日常辦公中廣泛使用WPS AI,不僅節省了重複性勞動的時間,還提升了教學和研究的效率。

界定“輔助”邊界,學術規範必須遵守

AI風靡校園的當下,也引發了關於學術規範與誠信的深刻探討。如何在享受AI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堅守學術底線,確保學術研究的真實性和原創性,成爲當前學術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悉,在界定“輔助”和“代寫”的邊界上,作爲應用工具的WPS AI方面堅守着三個原則:用戶主導性原則(要求用戶提供核心內容框架)、交互式原則(強調人機協作過程)和段落限制原則(單次生成內容有限制)。

爲了確保數據安全和版權合規,張紫徽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數據管理和保護意識,建立健全的數據管理制度和流程;二是對AI工具進行嚴格的安全評估和審覈,確保其符合相關的安全標準和法規要求;三是加強師生對版權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的版權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WPS AI也一直在踐行“輔助不替代”理念,併爲此開發適配學術場景的特色功能模塊,爲師生提供了高效、合規的解決方案。例如,WPS AI的文獻檢索功能可以快速定位相關研究,代碼調試功能爲理工科學生提供技術支持,統計分析功能則簡化了數據處理流程。

此外,金山辦公WPS AI與浙江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也在積極探索如何通過技術手段確保AI生成內容的合規性。張紫徽認爲,“我們可以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和學術數據庫對生成的內容進行比對和分析,及時發現並糾正潛在的學術不端行爲。同時,我們還在推動建立更加完善的AI使用規範和數據安全標準,爲AI在學術領域的應用提供有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金山辦公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儀式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舉行,金山辦公高級副總裁莊湧當時表示,希望以此次捐贈爲契機,推進校企雙向賦能,爲全球校友帶去專業化的服務,也爲浙大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專屬的技術支持,開展人工智能分佈式教育、計算等領域的聯合研發,推動教學科研改革。

正如張紫徽所言,新技術層出不窮,教育的意義在於引導學生積極接納並掌握這些新技術,同時更要教導他們如何正確使用,切勿濫用,讓技術真正成爲助力成長的工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