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關鍵詞之“新能源”:新型能源轉型核心在技術轉型和國際合作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3月28日消息,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關於“加快構建新能源體系,共創世界綠色未來”分論壇於近日召開。在當今全球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成爲焦點的背景下,這也成爲各國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

博鰲亞洲論壇祕書長張軍在致辭中強調,構建新的能源體系、推動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是各國發展的必由之路。

隨後,他引用了博鰲亞洲論壇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亞洲在綠色發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無論是在政策導向、資金投入、創新驅動還是新能源產品生產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就。

然而,張軍也強調,推動能源轉型並非易事,需要紮實的行動和多方面的支持。他指出,政策、技術、資金和基礎設施等都是能源轉型的關鍵要素。“需要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如果決策者認識不到能源轉型的重要性,給不出有力的政策,那麼在這個領域的探索就要面臨着更多的困難。”同時,技術的支撐、資金的投入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也至關重要。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烈錦指出,“新型能源轉型的核心應該在技術轉型、技術提高上。”他強調,氫能作爲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是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郭烈錦表示,目前我國氫能產業鏈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包括生產成本、輸運存儲成本等。他建議,要實現低成本、大容量、連續高效的氫氣生產,需要在技術創新上下功夫,如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含碳物質通過綠色不排碳的辦法生產氫氣,以及提高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轉化效率。“如果我們改變方式,把多種能源融合在一起,低成本大規模的生產氫,因地制宜的使用生產高性價比的產品,整個用能的產品就能滿足人類對能源的需求。”

最後,與會嘉賓一致認爲,國際合作是推動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各國應加強政策溝通、技術交流和市場合作,共同構建安全、高效、智能、系統的新型能源體系,實現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青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