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3月28日消息,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的“加強數字能力建設 跨越數字鴻溝”分論壇於近日召開。在當今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如何跨越數字鴻溝、加強數字能力建設成爲各國共同關注的焦點。分論壇上,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這一重要議題。
“數字鴻溝不僅體現在技術的有無,更體現在技術的使用和普及程度上。”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在開場致辭中指出。全球仍有很多人生活在移動互聯網覆蓋區域卻未使用互聯網,這一巨大的“使用差距”亟待解決。斯寒強調,GSMA致力於通過促進業界與政策制定者的交流,推動數字能力的提升,爲全球經濟帶來潛在的3.5萬億美元價值。
芬蘭前總理阿霍從歷史視角出發,回顧了技術變革的歷程,指出公私合作在跨越數字鴻溝中的關鍵作用。“所有的一切都是關於生態系統的,而人的能力建設是最難、最重要的。”阿霍認爲,各國應大量投資於長遠的能力建設,提升數字技術的可及性和獲取性。
柬埔寨商業部副國務祕書斯維娜麗則分享了柬埔寨在數字環境建設方面的實踐經驗。柬埔寨通過制定數字政策、降低互聯網成本、投資數字基礎設施、推動技能培訓等多方面舉措,努力爲中小企業營造開放、公平、非歧視的數字環境。“柬埔寨70%的中小企業是女性,我們通過免稅等激勵措施促進其發展。”斯維娜麗說道。
伊朗總統府進步和發展中心主席阿哈扎德則聚焦於創新和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制度建設、科技免稅激勵是伊朗支持創新的重要舉措。”阿哈扎德表示,伊朗還注重培養數字人才和技能,通過改革教育體系、開展技能升級項目、實施人才保留計劃等,爲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動力。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從政策制定者的角度,闡述了香港在加強數字能力建設方面的戰略規劃。“我們建立了企業法人數字化平臺,啓動了AI超級能力中心,提供AI補貼,並致力於開發數字化人才。”孫東強調,香港通過多維度的政策舉措,釋放數字經濟潛力。(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