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張陽】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5)於3月3日正式登陸西班牙巴塞羅那,以“Converge. Connect. Create.”爲核心理念,開啓爲期四天的科技盛會,隨着5G技術的不斷演進、人工智能與通信的日益融合,以及物聯網技術的創新應用,MWC 2025註定將成爲一場引領通信科技新潮流的盛會。
大會期間,華爲高級副總裁、ICT銷售與服務總裁李鵬發表了題爲《5G持續演進,躍升AI時代網絡生產力》的主題演講。李鵬在演講中深入探討了5G與AI的融合發展趨勢,以及這一融合如何爲運營商帶來商業增長的新機遇。
智能體互聯網,催生網絡新需求
李鵬首先提出,人類社會正在全面邁向智能世界。這一轉變的背後,是開源大模型能力的提升,智能業務的應用門檻不斷降低。預計到2030年,全球移動智能體的活躍數量將達到60億,它們將全天候地使用網絡,推動移動互聯網邁向智能體互聯網的新階段。智能業務將無所不在、無所不及,與人類進行更自然的情感交互、更高效的數智協作。
這一趨勢意味着,未來的網絡環境將需要支持海量的智能體,進而可能擴展至海量的終端設備,提供穩定、高速、低時延的連接。此時,5G網絡作爲連接智能世界的基礎設施,其重要性就顯得不言而喻。然而,這也對5G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更大的帶寬、更低的時延、更廣泛的覆蓋等。因此,5G的持續演進成爲必然選擇。
比如,在個人用戶領域,運營商擁有豐富的高頻用戶觸點,如客服、通話、消息、雲盤等。通過充分利用這些觸點,爲用戶提供智能體的服務能力,能夠極大地提升用戶體驗,增強用戶粘性。以新通話爲例,中國運營商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支持實時翻譯、AIGC 數字形象等智能業務,吸引了超過 2400 萬用戶。而未來引入 AI 通話助理,提供故障申報、行程預訂、會議管理等增值服務,將進一步拓展業務邊界,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
AI引領人機交互變革,激發應用創新
李鵬在演講中還提到,AI正在引領人機交互的變革,從文本交互、語音交互到多模態交互,不僅提升了交互的實時性與便捷性,還催生了諸多創新應用。這些智能業務的無所不在、無所不及,激發了網絡的全新需求,推動了5G網絡從NSA(非獨立組網)、SA(獨立組網)到5G-A的持續演進。
在不同的生活場景中,這一類的AI互動服務預計會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興盛。例如,AI陪伴類服務通過多模態的互動方式實現實時毫秒級感知和響應,使能全球4億少年兒童學習效率提升300%;AI語音助手承載在雲手機上,發揮語音交互優勢,提升適老化體驗,守護身心健康,幫助老年羣體越過“數字鴻溝”。
這一發展趨勢,預示着5G網絡不僅要提供高速連接,還需要具備靈活、智能的調度能力,以適應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這要求運營商和網絡設備供應商在技術創新和運維管理上下更大功夫。
AI重塑內容生產和傳播,擴大網絡管道需求
李鵬還提到,AI正在重塑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利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可以一鍵生成小時級時長的2D/3D視頻,極大地提高了內容生產的速度和質量。同時,AI的精準推薦能力讓更多個性化內容通過互聯網廣泛傳播,觸達更廣受衆。
這種內容生產和傳播模式的變革,將對網絡流量帶來巨大沖擊。預計未來五年,網絡流量將以超越摩爾定律的速度重回高速增長。爲了應對這一挑戰,運營商需要持續提升頻譜效率,構築更寬的管道,以滿足AI應用和服務對網絡帶寬和時延的差異化需求。
“我們可以在5G NSA網絡下使用“大下行”速率觀看高清視頻、釋放壓抑的流量,也能利用5G SA網絡的“大上行”能力,助力一場穩定、不卡頓的AI數字人直播,最終通過雙向極致速率,將爲AI與3D、XR眼鏡融合應用提供更好的體驗。”李鵬說。
AI使能泛在服務,驅動網絡覆蓋需求
隨着AI聯雲入端的快速發展,智能服務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雲手機、雲盤到車載智能應用,這些服務都需要網絡提供快速接入雲端算力的能力。根據第三方數據預測,到2030年,雲手機、雲盤業務將覆蓋10億以上人羣,車載智能應用則要求網絡能夠全面覆蓋城市、高速和鄉村,提供“無縫”出行體驗。
爲了滿足這些需求,5G-A網絡需要採用更加先進的建網模式,如體驗建網模式,以實現網絡熱點與邊緣場景下的極致併發性能。這種建網模式將更好地支持AI可穿戴、智能物聯網等應用部署,滿足百億新人聯、千億新物聯的體驗需求。
李鵬認爲,“5G NSA快速建網、SA立體建網模式可以滿足以上這些需求;而5G-A體驗建網模式,可以實現網絡熱點與邊緣場景下的極致併發性能,將更好地支持AI可穿戴、智能物聯網等應用部署,滿足百億新人聯、千億新物聯的體驗需求。”
這也就意味着爲了實現智能服務的普及和優質體驗,運營商需要加快網絡覆蓋的廣度和深度,並且通過精細化管理和智能化運維,提升網絡的服務質量。
AI注入業務場景新變量,重塑運營運維模式
AI帶來的更復雜的業務場景和差異化的體驗需求,也促使網絡運營運維模式發生深刻變革。李鵬指出,運營商正在構築以智能體爲中心的運營運維繫統,實現從“應用需求感知”到“網絡執行優化”的閉環。
例如,在運營使能場景,基於實時數字孿生技術,運營商可以實現客戶個性化需求預判,將業務上線週期從“天級”壓縮至“分鐘級”。在網絡運維場景,通過智能體自學習能力,運營商可以實現故障預判與根因秒級定位,排障效率躍升30%。這些變革不僅提升了運營運維的效率和質量,還爲運營商創造了新的商業價值。
網絡向前一步賦能商業新生,探索多量綱體驗變現
李鵬認爲,網絡向前一步可以帶來商業模式的變革。從5G NSA、SA到5G-A的持續演進,運營商不斷加速從流量經營走向體驗經營,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爲了實現這一目標,運營商需要積極探索多量綱體驗變現模式,如速率、時延、VIP權益等都納入多維量綱。
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下,運營商主要依靠流量變現,盈利模式較爲單一。而隨着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這種模式逐漸難以滿足運營商的發展需求。通過重構商業模式,運營商可以借鑑雲服務的計費模式,推動多樣化網絡能力的 Open API開放,降低使用門檻。例如,向直播服務提供商、保險公司開放網絡體驗保障、新通話服務等 API,能夠實現後向收益的大幅提升。這種基於體驗變現的商業模式,更加註重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能夠爲運營商帶來更加穩定和可持續的收入來源。
目前,全球運營商正在積極探索這一領域。在中國、亞太、中東區域,直播卡、雲遊戲套餐已經達到超百萬級的用戶規模應用。此外,運營商還可以從前向收費擴展到後向收費,通過開放API使能後向收益提升10倍以上。這些商業模式的創新將爲運營商帶來更加多元化的收入來源。
5G與AI融合發展的未來展望
在李鵬的發言中,我們可以看到5G與AI融合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從短期來看,運營商將加快在業務、網絡、運營運維和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和變革,加大對 AI 技術的投入和應用,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同時,也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如智能終端製造商、AI 技術供應商等,促進整個行業的協同創新;從長期來看,隨着運營商的轉型升級,將爲社會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5G - A 與 AI 的深度融合,將推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創造更多的新業態、新模式,爲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驚喜。
李鵬表示:“人類社會正加速邁向智能世界,泛在的智能應用對網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從5G到5G-A的持續演進將釋放網絡的無限潛能。華爲願意和運營商和產業夥伴持續努力,共商數字賦能、共促網絡築基、共享智能普惠,共築智能世界繁榮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