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擲3800億砸向雲與AI 阿里在下怎樣一盤大棋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李文瑤】2月24日,阿里巴巴再次對外拋出了重磅信息: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這一投資金額也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市場驚歎於阿里巴巴的大手筆,而從阿里財報來看,阿里在雲與AI的業務已經成爲其新的增長點。根據阿里巴巴在2月20日發佈的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雲智能集團收入317.42億元,同比增長13%,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六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長,已經成爲驅動雲業務增長的核心引擎。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也同步強調了雲業務的連續穩定增長:“展望未來,由AI推動的雲智能集團收入增速還會持續提升。我們將繼續執行聚焦電商和雲計算的戰略,持續投入以推動長期增長。”

而此次的基礎設施投資加碼,則直接反映了阿里巴巴對於AI發展的高預期。

爲什麼是雲與AI

雲計算和人工智能,不僅改變了技術本身,還深刻影響了經濟、社會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未來科技的兩大核心引擎。

雲計算提供了強大的基礎設施,而AI賦予了這些設施智能化的能力。兩者的結合,正在推動人類社會向數字化、智能化邁進。

市場認爲,未來,誰能在雲計算和AI領域佔據領先地位,誰就能掌握科技發展的主動權。阿里這次重金押注,顯然是想在這兩個領域搶佔發展優勢,成爲未來的“科技水電煤供應商”。

3800億,花在哪?

阿里巴巴表示,在未來三年裏,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

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是指支持雲計算和人工智能(AI)技術運行所需的物理設備和硬件資源。它們是雲服務和AI應用的底層支撐,確保計算、存儲、網絡等核心功能能夠高效、穩定地運行。

一般來說,這些基礎設施包括服務器、數據中心、虛擬化技術、AI芯片、高性能計算集羣、邊緣計算設備等,這些硬件資源不僅爲雲服務和AI應用提供了強大的計算能力,還推動了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未來,隨着雲計算和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硬件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

而從阿里巴巴目前的業務佈局來看,阿里巴巴或將以“硬件+軟件+全球化”三管齊下的方式,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建設更多的服務器集羣,提升計算能力;自研芯片,降低對國外技術的依賴;開發更強大的AI模型,賦能各行各業;在海外建數據中心,拓展國際市場。

官方數據顯示,近年來,阿里雲在國際市場增長迅速,市場規模五年增長20倍以上。去年五月,阿里雲宣佈新一輪全球基礎設施擴建計劃,將在泰國、墨西哥、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韓國投資新建數據中心。目前,阿里雲在全球29個地域覆蓋87個可用區。

阿里旗下的平頭哥半導體公司專注於AI芯片和嵌入式處理器研發。同時,阿里也正在研發面向雲計算的專用芯片,以優化雲服務的性能和成本。目前,阿里通過開源和合作,推動RISC-V生態的發展,吸引更多開發者和企業加入。

在大模型方面,阿里雲通義千問旗艦版模型Qwen2.5-Max已經升級,預訓練數據超過20萬億tokens,展現出極強勁的綜合性能,在多項公開主流模型評測基準上錄得高分,並且,阿里也選擇了開源策略。

市場競爭力幾何?

AI與雲計算是一體兩面,強大的AI大模型,更倚賴強大的雲計算AI基礎設施作支撐。此前從財報來看,阿里巴巴內部仍在加大AI基礎設施投入。以AI爲中心,全面重構底層硬件、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大數據,並與AI場景有機適配、融合,加速模型的開發和應用,這些基礎設施建設,成爲阿里雲持續向上生長的基石,也成爲雲服務連續穩定營收的重要原因。

通過大規模投資於雲和AI基礎設施,阿里巴巴能夠加速其技術研發進程,保持在雲計算和AI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

財報數據顯示,阿里雲智能集團的收入持續增長,且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六個季度實現三位數的同比增長。得益於成本優化與全球擴張,阿里雲正在加速“走出去”。儘管雲基礎設施投入導致自由現金流同比下降31%,但阿里雲通過混合雲部署、液冷數據中心等技術將單位算力成本降低15%,並加速歐洲及中東市場佈局。市場方面對阿里雲服務的需求強勁,而新的投資將進一步推動這些業務的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隨着國際數據中心的擴建,如泰國、墨西哥等地的新數據中心,阿里巴巴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全球客戶,擴大其國際市場份額。

對此,吳泳銘表示:“AI爆發遠超預期,國內科技產業方興未艾,潛力巨大。阿里巴巴將不遺餘力加速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全行業生態發展。”

而隨着阿里巴巴對雲和AI業務投入的增加,或將帶動行業的進一步投入。大摩認爲,其他互聯網巨頭也將會增加支出。據悉,微軟、亞馬遜、谷歌和Meta近日陸續表示,將在2025年進一步加大投資,預計在AI技術和數據中心建設上總共投入驚人的3200億美元。

華創證券認爲,爲應對國內AI應用及AI推理方向的需求爆發,以字節、阿里爲代表的國內CSP巨頭不斷增加資本開支預期,持續提升自身的算力儲備,爲更好的AI應用供應打實基礎;同時衆多雲計算公司也積極部署和供應DeepSeek大模型,直接提供模型+推理算力的核心服務。因此,以雲計算、IDC、算力租賃爲主的算力服務供應商有望率先受益。算力服務企業在AI推理需求大釋放中率先受益,相關標的的景氣度和發展的預期得到明顯提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