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量子力學不是玄學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1月2日消息,在2025跨年演講中,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以普通人一天的經歷生動演繹了量子力學在生活和現代技術中的廣泛應用,連續3小時直播分享了現代物理學的支柱之一——量子力學。

在張朝陽看來,理解了量子力學,就理解了物質的構成,也能夠看到我們在宇宙中的渺小。他感慨道,“我們要對人類的智慧感到驕傲,使我們擁有了智慧,擁有了思考能力,知道世界是如此的情況。”

“每天睜開眼,第一縷陽光來自太陽表面的黑體輻射。”張朝陽從起牀睜眼開始,介紹了太陽的量子特性。他利用維恩公式,解釋了太陽輻射能量最強部分正好落在我們眼睛能夠感知的頻率範圍內,這也決定了人眼的視力極限。他舉例說,起牀後的第一件事可能是刷牙,而電動牙刷的刷毛由高分子材料構成,動力來源於鋰電池,鋰的最外層電子只有一個,這使它能夠輕鬆釋放電子,形成鋰離子在電池中高效地傳遞能量,進而爲各種電器提供動力。走出家門,路燈依舊明亮,張朝陽指出,鈉燈的橘黃色光正是鈉的電子在3s和3p能級間躍遷的結果。來到早餐店,麪包的材料、咖啡豆和蔬菜的成長都離不開光合作用,這也是量子的過程。

事實上,量子力學早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走進辦公室,空調中的工質通過氫鍵的反覆斷裂和重建調節溫度;電腦處理器內上億個晶體管和顯示屏中的LED燈板,都是量子力學能帶理論的直接產物。甚至人們每一句話的傳播速度,都受到了量子力學能量分立的影響;而每個思維的跳躍,都伴隨着成千上萬的鈣離子通過複雜的生化反應進入神經元。

在接受採訪時,張朝陽表示,量子力學不是玄學,它每時每刻都發生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量子力學與現代應用的結合非常緊密,可以說生活中都是量子力學。(青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