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制風電運維母船“至臻100”“至誠60”命名交付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8月16日,由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氣風電”)委託上海振華重工建造的亞洲首制風電運維母船“至臻100”“至誠60”在江蘇啓東舉行命名暨交船儀式。

“至臻100”總長93.4米,型寬18米,型深7.6米,設計服務航速12.3節;“至誠60”總長72.76米,型寬17.5米,型深7米,設計服務航速12節;兩艘風電運維母船均爲可在深遠海風場進行連續運維作業的專用高效船舶,集高效運維、綠色運維、智能運維、安全運維於一體,配備DP2動力定位系統,均具有載貨空間大,載重量大的風機備品備件倉儲能力,自持力均達30天以上,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兩船都配置了主動波浪補償棧橋,能夠克服波浪引起船體位移和姿態變化帶來的影響,實現嚴苛海況下的人員和運維備件高效轉運及風場維護作業,大幅提高船舶運維窗口期;配置了折臂式海工起重機、運維工作子艇、登艇架和鋁合金直升機平臺;採用柴電電力和鋰電池混合動力方案,配置全電力推進系統和直流母排配電系統,取得中國船級社(CCS)混合動力和綠色船舶入級符號;配置先進的智能運維繫統,可有效提高運維效率,減少工作強度。

主動波浪補償棧橋是風電運維母船最爲關鍵的核心裝備,經過電氣風電和上海振華重工技術團隊的共同努力,“至誠60”船成功實現了國內首臺具有波浪補償功能的可伸縮棧橋的應用,突破“卡脖子”技術,爲海洋工程核心裝備國產化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該產品的核心技術是上海振華重工自主研發的波浪補償控制算法,其爲嚴苛海況下的人員或設備轉運以及風場維護作業配備了兩種搭接模式——頂靠模式和懸停模式,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遠高於常規運維船。

海上風電SOV運維母船,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目前中國主流海上交通船窗口期短、無法接續作業、往返次數多、效率低、惡劣海況適用性差等痛點,爲深遠海項目運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是目前全球範圍內解決深遠海運維的最佳方案之一,也是電氣風電通往深遠海的前瞻性佈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