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硬件產品升級:推智能手錶 打造“數據全家桶”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李文瑤】近日,Keep宣佈推出首款智能運動手錶Keep Watch Pilot 1,主打科學跑步、輕鬆進階,陪伴每一位跑者從入門到高階一步到位。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Keep執行董事、合夥人劉冬將Watch Pilot 1定位在“領航員”的角色,他表示,Keep的穿戴產品經歷了從簡單的數據記錄員到全天候健康指數管理的管家,再到如今提供科學跑步指導的領航員的演變。Pilot 1智能手錶旨在成爲用戶的跑步夥伴,提供更深層次的運動指導。

據瞭解,作爲 Keep 智能穿戴家族的首款手錶,Keep Watch Pilot 1 配備 AG 3353 雙頻全星系定位系統,搭配慣導算法、圓極化天線,在城市、戶外等複雜地形中都能提供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位置跟蹤服務;在運動用戶格外關注的心率上,Keep 採用“雙燈+8通道”心率監測技術,可以從多個角度捕捉反射光,幫助手錶在移動或不同的光照環境下,依然提供準確、可靠的心率數據。

Keep 爲 Pilot 1 搭配了獨創心率指示燈,以讓運動者更直觀、準確地瞭解到運動中心率變化,提升運動效率和安全性。基於精準的心率監控和運動心率區間計算,得出的不同強度級別,手錶以燈光形式爲用戶進行反饋,無需翻腕就能掌握心率信息並快速調整節奏,保持最佳運動狀態。

儘管手錶重量達到36克,但其430mAh電池提供了更長的續航,且設計輕盈,不影響運動體驗。

值得關注的是,Keep Watch Pilot 1不僅記錄運動數據,還提供基於數據的科學指導。手錶通過監測用戶的身體狀態和運動能力,給出個性化的跑步課程和智能計劃,實時調整課程強度以匹配用戶當前的狀態,確保高效且安全地運動。

與其他智能硬件產品類似,Keep Watch Pilot 1也實現了與Keep線上課程內容的打通,與Keep App進行了深度整合,支持超過60種運動品類,一鍵同步App中的跑步課程,提供冥想、睡眠和拉伸等功能,綜合評估身體狀態。內置拉伸視頻課程,方便用戶在戶外進行拉伸訓練,無需額外設備。

從以往的內容驅動到目前基於數據打造的運動狀態反饋,也是Keep在產品端努力的方向。劉東介紹,Keep希望能夠將終端收集到的運動數據連貫打通,從而讓用戶能夠看到自身的運動能力、身體狀態和恢復情況。因此,從智能手錶的角度來看,手錶不僅記錄數據,更重要的是通過實時監測運動狀態和身體恢復情況,提供個性化跑步課程和智能訓練計劃,使用戶在運動中得到更科學的指導。

目前,隨着戶外運動的興起,特別是馬拉松等長跑項目的流行,用戶對於戶外運動裝備的需求增加。中國田徑協會的數據顯示,參與路跑賽事的人數從2021年的123萬迅速增長至2023年的605.10萬,戶外運動參與者顯著增多,對專業運動裝備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Keep在智能穿戴領域已有多年經驗,從第一代手環到第四代,產品不斷迭代升級,積累了在硬件設計、研發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能力。智能手錶的推出,一方面滿足消費者對戶外運動裝備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Keep產品線自然演進的結果,標誌着從手環到更復雜、功能更全面的穿戴設備的過渡。

劉東認爲,從手環用戶和手錶用戶的需求來看,雖然手環在監測心率和記錄運動數據方面表現出色,但在戶外運動中,用戶需要更多的功能,如路線軌跡、海拔數據和專業指導,這些都是手環難以提供的。此次Keep推出智能手錶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

Keep內部用“數據全家桶”的概念來比喻數據和終端產品的關係。從這個角度來看,Keep手錶不僅是一個硬件產品,它還與Keep的大量運動健康數據和專業課程內容相結合,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運動數據,提升運動效果。這使得運動數據的記錄和分析更加便捷,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據全家桶”。

Keep也多次對外表示將加碼戶外與AI領域。運動健康領域智能化已成行業大勢所趨,今年1月份,Keep與全球領先的智能設備製造商OPPO達成戰略合作,將在算法、AI大模型合作及智能硬件設備領域展開合作。

華泰證券在研報中看好Keep的內容+硬件模式。同時,在日益激烈的健身市場競爭中,擁有自主品牌的智能穿戴設備可以使Keep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來,提供獨特的賣點和用戶體驗。這種模式也有望幫忙Keep在發展過程中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根據Keep公佈的2023財報顯示,2023年淨收入21.38億元,經調整淨虧損同比大幅縮減至2.95億元,虧損同比收窄55.7%,經調整淨虧損率從30.2%收窄至13.8%。方正證券研報顯示,Keep正在積極進行費用控制,持續打磨自身的盈利模型,綜合預計2024-2025 年歸母淨利潤-2.04 億元/1.83 億元,將在2025年實現全面盈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