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李文瑤】“拼價格”成爲如今電商行業的重要競爭點。但在這背後,如何解決商家面臨的“經營難、成本高、利潤低”三重困境,走出差異化競爭,實現生意增長?
1688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引入AI,升級供應鏈。
近日,1688對外宣佈面向產業帶的源頭廠商推出“提效增收”計劃,併發布免費的“AI 經營助理”,讓商家實現生意更有確定性和經營更具簡單性。1688內部人士透露,1688方面已經向商家承諾,將保障新商家的訂單量、客戶數和合理利潤,同時平臺所有面向商家的AI產品全部免費。
“我們內部形象地描述它就是一個數字芯片,它把今天中國的源頭廠貨做了集成,集成之後然後即插即用。”1688內部人士對記者說道,隨着相關計劃和AI工具的引入,1688已經逐漸從傳統的批發平臺轉型爲數字供應鏈平臺,旨在集成中國產業帶的源頭廠貨,提供類似“數字芯片”的集成化解決方案。
其中,提效是幫助商家提升經營效率和生意效果,依靠的是全面簡化商家在平臺上的生意模式。
在跨境電商平臺上被廣泛應用的“託管”模式已經被引入1688。隨着1688提效增收計劃啓動和AI 經營助理發佈後,商家在1688做生意簡單到兩個模式:自主經營與供貨模式。前者由平臺提供 AI經營助理的代運營能力,以及提供特定的銷售通道進行“幫賣”,幫助商家獲取高復購買家,賺取新客、老客、幫賣收入。後者相當於託管模式,平臺向商家招標,商家通過爆款競價加入供貨模式,並給到商品供貨價,平臺提供定價建議、協助商家銷售和履約,幫助商家獲得更多貨款收入。
如果商家想要積累客戶資產,可以選擇自主經營,得到的是高復購的客戶數,帶來新客、老客、幫賣收入;如果商家只想賣貨,可以選擇供貨模式,得到的是貨款收入。
自主經營模式適合希望積累客戶資產,想自主管理店鋪、打造自有品牌(包括廠牌、檔口品牌、供應鏈品牌)、種草獲客、直接跟客戶互動的商家。商家通過自主經營模式可以更靈活地控制產品定價、營銷策略和客戶服務。
在AI方面,1688面向商家提供免費的“AI經營助理”,相當於給商家配備了一個數字員工團隊,通過1688的AI技術,更好更快地理解買家需求,發現更有效的生意機會。
1688商家負責人表示,目前市面上同類的商家AI產品基本收費,普遍年費一萬多元。但1688決定,現有面向商家的 AI 產品全部免費,後續1688推出的商家側 AI 產品也將全部免費。
在前期的灰度測試中,使用了該產品的商家,生意難度相當於原來的60%,平均的生意機會增加了50%。通過平臺提供的免費AI代運營能力,以前商家需要一個專業運營來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 0.2 個人力成本就可完成。
據瞭解,1688推出的AI經營助理,最核心的部分是背後的生意大模型。它應用了1688二十多年的知識積累和沉澱,可以實時吸收並理解線上差異性的買家需求和市場趨勢,智能生成匹配商家生意的經營計劃,並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越使用越能夠幫助商家更有效生意提升。
“因此在使用商家AI經營助理,更高效的模式是直接授權數字員工團隊,幫你免費託管運營店鋪;數字員工在經營過程中,爲商家提供了安全可控的過程管理,數字員工自主及時地向老闆彙報對應的運營工作內容,老闆也可以對數字員工可操作的投入權限,折扣權限等進行靈活管控,讓AI經營使用更簡單,更安全。”1688商業化負責人對記者說道。
根據記者瞭解,目前商家在 1688 做生意的底層邏輯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商家想在平臺賺到錢,不再是流量邏輯,而是用戶邏輯,即商家的交互和博弈對象是買家,這也意味着平臺流量會向能服務好買家的商家傾斜。
在電商行業,價格戰已經成爲一種常見的競爭方式,但隨着行業的發展,價格競爭的邊際效應遞減,單純的價格優勢難以維持長期的競爭優勢。因此,商家和平臺開始尋找新的差異化競爭點,而服務成了一個重要的方向。
對此,浙江大學中國數字貿易研究院院長馬述忠指出,隨着消費者對購物體驗要求的提高,服務已成爲電商競爭中的重要砝碼。過去,電商行業可能更側重於價格戰,但現在,單純的價格優勢已不足以吸引和留住消費者。消費者更加重視商品質量、物流速度、售後服務等全方位的服務體驗,這促使商家和平臺必須提升服務質量。
他認爲在電子商務行業,尤其是1688這樣的平臺,服務的提升是應對“內卷”現象、實現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根據官方數據披露,1688的商家數量突破100萬,其中60萬家是源頭工廠。在產業帶方面,1688佈局的產業帶數量超過1000個,其中深度佈局的百億產業帶有68個。
隨着電商行業的升級和轉型,1688明確聚焦B類業務、消費者賽道和跨境賽道,其中B類業務將深化數字化供應鏈,消費者賽道對標線上Costco,跨境賽道專注服務海外小B買家。
未來,1688的數字供應鏈不僅服務於國內市場,還拓展至跨境業務,爲海外買家提供中國產業帶的白牌供給,支持本地化服務和需求定製。同時,1688將AI技術作爲其戰略的核心,推動應用的開發,目標是讓這些應用既實用又有效,提升平臺的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