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李文瑤】8月15日,餓了麼宣佈將10項專利開源,並完成在上海技術交易所的公開掛牌,這也是國內首批通過全國技術要素市場公開掛牌的開源專利。10項專利中,7項爲食品安全領域、3項爲低碳環保領域,其中共有3項爲AI相關專利。
此次開源的10項專利,已可在上海技術交易所官網查詢,網頁顯示其掛牌價格均爲零元,項目信息中同時披露了其開源條件。據瞭解,根據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學術委員會組織編寫的《專利開源戰略與風險防控》中定義描述,專利開源指專利持有者在特定條件下,以零使用費的方式將所持有專利的部分或者全部專利允許不特定人實施,以構建目標專利生態。
餓了麼專利開源工作組負責人郝鵬表示,餓了麼此舉爲響應《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及《上海市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探索以專利開源的方式,聚集更多的企業共同參與、持續創新,促進社會層面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提升,並以數字技術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專利開源能夠發揮專利在創新鏈中的權益紐帶和信息鏈接功能,強化專利在產業鏈中的強鏈增效作用,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效措施。
郝鵬認爲,依託上海技術交易所探索專利開源,能夠藉助其全國技術要素市場公信力和平臺效益,使得專利開源全程可溯、公開透明,同時專利開源生態的建設也將更加高效,能與更多相同理念的企業形成連接。
公開信息顯示,近年來,餓了麼一直致力於推動ESG領域的專利共享。2022年,餓了麼通過與8家企業集中籤約的方式,免費開放許可了13件“信息無障礙”專利,並且在業內首次提出信息無障礙“專利+代碼”的技術交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