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虧損嚴重,Alexa未來十年前景待觀察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8月12日消息,據 TechCrunch消息,自Alexa問世以來,亞馬遜在Echo智能音箱上的虧損一直是一個公開的祕密。這種虧本銷售策略,只有像亞馬遜這樣規模的公司才能僥倖維持十年之久。然而,財務現實卻揭示了另一番景象。據《華爾街日報》最近的一份報告,亞馬遜的設備部門在2017年至2021年的五年間虧損高達250億美元,僅在2022年,Alexa部門就虧損了100億美元。

亞馬遜的虧本銷售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市場飽和度的成功。今年年初,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宣稱Alexa現已進入1億個家庭,覆蓋4億臺設備。然而,持續的鉅額虧損加上宏觀經濟前景的不樂觀,使得這一策略變得難以維持。2023年底,Alexa部門裁掉了數百人,顯示出公司正在面臨嚴峻的財務壓力。

近年來,Alexa並不是唯一一個遭遇困境的智能助手。除了Bixby和Cortana等產品完全消失之外,消費者對Google Assistant和Siri的熱情也已消退。然而,谷歌和蘋果都明確表示他們還沒有準備好放棄這些智能助手,並在近年來爲它們注入了新的活力。

儘管Alexa在市場上仍佔有一定的份額,但針對它的批評之聲不絕於耳。一位前亞馬遜高級員工在接受採訪時直言:“我們擔心我們已經僱用了10000名員工,並且開發了一個智能計時器。”這反映出Alexa在功能上的侷限性,以及它未能完全滿足客戶期望的問題。

爲了改變這一現狀,亞馬遜將生成式人工智能視爲Alexa所需的生命線。該公司表示,他們一直在努力改進Alexa的對話技能,並希望藉助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讓與Alexa的對話像與另一個人交談一樣自然。去年年底,亞馬遜推出了一款預覽Alexa的生成式AI驅動的未來,展示了他們在這一領域的努力。

在Alexa和Echo發佈十週年之際,這款智能助手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它能否再撐十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幾個月的發展情況。亞馬遜需要找到一種有效的方式來減少虧損,同時提升Alexa的功能和用戶體驗,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