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研發新型吸光材料:日常物品有望變身太陽能電池板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8月12日消息,據engadget報道,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太陽能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研發出一種超薄且柔韌的新型吸光材料,這種材料未來可能被廣泛應用於屋頂、汽車甚至手機上,替代傳統的笨重硅基太陽能電池板。

這種新型材料由厚度僅略大於一微米的鈣鈦礦吸光層堆疊而成,比傳統硅片薄了150倍,同時其能效也比傳統單層硅光伏電池高出5%。牛津大學物理系的博士後研究員Shauifeng Hu博士表示,他相信這種方法有望將光伏設備的效率提升至45%以上。

這項新技術不僅提高了太陽能的利用效率,還有望大幅降低太陽能的成本。由於其超薄且柔韌的特性,這種新材料幾乎可以貼合在任何表面上,從而降低了建設和安裝的成本。這一優勢有望推動更多太陽能農場的建設,進一步增加可持續能源的生產。

然而,儘管這項技術前景廣闊,但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牛津大學並未提及新設計的鈣鈦礦面板的長期穩定性。過去的研究表明,儘管鈣鈦礦在能源生產方面表現出高效和低成本的潛力,但由於其對水分的敏感性,其穩定性一直是一個挑戰。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