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科研新突破:公交場站變身能源樞紐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8月6日消息,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官方平臺,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馬曉磊教授團隊攜手德國、瑞典、美國學者,在交通基礎設施與可再生能源融合領域取得重大研究進展。

該研究首次提出了面向城市全空間尺度的多源大數據驅動的公交基礎設施與分佈式光伏融合框架,依託既有公交場站部署分佈式光伏發電與儲能設施,將傳統公交場站轉變爲可持續的、可盈利的、電網友好型分佈式能源樞紐中心。這一創新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Energy》。

具體而言,北航研究團隊首次提出了面向城市全空間尺度的多源大數據驅動的公交基礎設施與分佈式光伏融合框架。依託既有公交場站部署分佈式光伏發電與儲能設施,將傳統公交場站轉變爲可持續的、可盈利的、電網友好型分佈式能源樞紐中心。該研究以北京市爲研究案例,收集了北京市2萬餘輛公交車輛高精度軌跡數據、公交全車型信息數據、全年每天24小時太陽輻照度與天氣數據、公交場站建築物矢量數據等,面向未來25年探索了淨零排放願景下與不同光伏補貼政策下公交場站能源樞紐中心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及對電網的影響。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