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張陽】“我叫鄭茂芳,是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第三完全小學的一名老師,今年已經有19年教齡了,說實話在參與‘智惠教室’項目之前,我都沒有接觸過平板,是通過項目的一次次學習和培訓,讓我發現基於iPad的學習,它真的有不一樣的探索方式,讓我們獲得不一樣的收穫。”鄭茂芳老師一邊舉着手裏的iPad,一邊對記者興奮的說道。
鄭茂芳老師口中的“智惠教室”項目是蘋果公司聯合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開展的,旨在助力欠發達地區探索提高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並通過基於iPad的教育模式,爲學生們創造更生動的學習體驗。據瞭解,截至2023年底,“智惠教室”項目惠及四川省、貴州省、重慶市、內蒙古自治區的17所縣級小學,直接受益師生 22854人次。
參與了“智惠教室”項目的老師們藉助iPad以及蘋果公司提供的資源,通過開展編程、創意花窗等興趣社團的形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不僅利用iPad繪製花窗草圖、拍攝編輯照片、製作定格動畫、學習編程,還能輕鬆與同學們分享作品、表達自己的創意。此外,老師們還將數學、科學、美術、語文等課程與之相結合,使這些課程變得更加形象生動、充滿樂趣。
鄭茂芳老師負責教授“人人能創造”的相關內容。在她看來,通過使用平板這種先進的教學工具一方面極大的提升了教學效率。“比如使用課堂的應用可以讓我實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前我佈置一個習題得走下講臺去看每一個學生的答題情況才能瞭解,現在我在平板上一看就知道哪個學生在哪裏存在學習困難,就能及時給予指導。”另一方面使用iPad的教學還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比如說最開始學定格動畫,我跟他們說以後你們也可以拍電影,當孩子們將自己的創意用拍攝視頻的方式表現出來之後,我能感覺到他們的興趣就大大的增強了,所以一到了我這節課的時候,他們就很期待。”
鄭茂芳老師說:“‘智惠教室’項目對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顯著的幫助。它不僅讓我接觸到了更多的教學資源,更重要的是,它促使我的教學理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現在,我更加註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爲主動探索知識。過去,我們的教學模式往往是告訴學生‘你們應該這樣學’,而現在,我們鼓勵學生自己說‘我想學’。這種自驅力的培養,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者變成了主動學習者。此外,iPad等現代技術工具的引入,也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起初,孩子們對iPad一無所知,但在智慧教師‘智惠教室’項目的引導下,他們現在已經能夠熟練使用iPad進行創作,創作出許多令人讚歎的作品。我非常感激‘智惠教室’項目爲我們帶來的這些積極變化,它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讓學生的學習更加主動和高效。”
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鳳儀街道中心小學的鄭紅老師,同樣是在“智惠教室” 開展教學的老師之一。“智惠教室”項目帶來的豐富資源,爲鄭老師提供了全新的教學內容與方式。
在教室內,作爲一名有着28年教齡的數學老師她還爲記者展示了她在培訓過程中與另外一位老師合作編寫的一個“圓周率求解”應用程序。
“在我們的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習到圓周率這個知識點的時候,總是拿出一個圓紙片,然後再給學生們一根繩子,親自亮一下它的周長和直徑,然後再通過寫一寫、算一算的方式去求解它們的比值,這個計算過程其實非常的繁瑣和枯燥,這個小程序就是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們看到數學家們是怎麼一步一步更精準的計算出圓周率的,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填入相關的數值就可以自動計算出圓周率,甚至程序設計可以達到更多位數,讓孩子們有無限的探索能力。”鄭紅老師介紹說。
李舒老師在銅仁市沿河縣沿河民族小學執教數學多年,現承擔“人人能編程”,以及像創意花窗這種數學和藝術相結合項目的教學任務。區別於傳統的教學方式,該校開展的“智惠教室” 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和期待。李老師將“人人能編程”相關內容作爲常規課堂的“輔助教學”手段,輔導學生運用編程解決小學數學課程中常見的相遇、追及問題等,實現編程與學科的融合。2023年,李老師成功帶領兩名學生獲得創意創造市級獎項。
“智惠教室” 在啓發學生創造力方面發揮的作用得到了師生的肯定與認可。爲了讓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學生,李老師整理了平時上課的教學案例、課件以及學生成長日記,由老師們撰寫心得體會,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彙編成冊,以期爲其他教師提供一套實用的教學方法。
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承人,也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在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因此,爲了提升項目老師的教學能力,2023年,“智惠教室”項目引入了“人人能創造”“人人能編程”相關內容的師資培訓活動,近千名老師參與其中。儘管老師們授課內容各異,接受能力也參差不齊,但相同的是,他們都非常珍惜培訓機會。爲探索通過技術手段助力鄉村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蘋果公司攜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開展“智惠園丁”項目。截至2023年底,組建名師工作室25個,開展線上線下培訓30場,直接受益教師2000餘人,間接受益學生約20000人。
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第十小學的馬天榮老師,作爲第一批教師參與“智惠園丁”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教學研討活動。她介紹說:“智慧園丁項目爲我們從北京等發達地區聘請了名師和教授給我們進行培訓和指導,通過一次次的培訓和專家們的交流學習,他們帶着我們不斷去做課例。”
“我們作爲農村教師,以前只能通過肢體語言去給孩子們介紹外面的世界經過學習之後,現在我們能夠做到用更多更生動的素材去融入課例當中,讓孩子們直接掌握更新、更實時的資訊以及更專業的信息。不僅孩子們在成長,我們的教學能力也在成長。我們非常珍惜這個項目給予的學習機會,因爲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在專家們的指導下,也做到像專家們所說的那樣,從上一節好課到變成上好每一節課。”馬天榮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