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張陽】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每一次技術的飛躍都深刻地改變了社會的面貌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從農業社會的刀耕火種到工業革命的蒸汽轟鳴,再到信息革命的數字浪潮,科技的力量不斷推動着人類文明向前邁進。而今,我們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萬物智聯時代,一個由人工智能、物聯網、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共同編織的智能世界。
智能設備、智能系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從智慧生活到智慧城市,從智能製造到智能交通,每一個角落都在經歷着深刻的智能化變革。例如,生成式AI的進步,讓手機內的智能助手成爲自己專屬的生活管家。智能健康管理設備可以實現對個人健康狀況的實時監測和智能分析。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對城市運行狀況的智能監測和智能管理;工廠的生產過程也會被智能優化和智能控制。
操作系統是走向智能世界的數字底座
而這一切的智能化的體驗,都將建立在操作系統的基礎上。終端操作系統作爲信息技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直接關係到智能設備的性能和用戶體驗。在前不久舉行的華爲開發者大會(HDC 2024)上,華爲不僅正式開啓HarmonyOS NEXT的開發者預覽版,還將對未來的思考和預測整理成了《鴻蒙2030白皮書》,讓我們有機會一窺未來發展的冰山一角。
操作系統的演進大體上經歷了批處理、主機、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幾個階段的發展,不同歷史時期的操作系統在底層硬件架構與形態、人機交互方式、信息呈現方式,以及生態範式上展現出不同的技術特徵。進入全新的萬物智聯時代,新技術的發展趨勢、用戶體驗訴求以及隨之而來的新應用場景,都將對操作系統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鴻蒙操作系統應運而生。鴻蒙操作系統不僅是一個操作系統,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態理念。它致力於實現設備的互聯互通,打破數據孤島,讓數據在不同設備之間自由流動,爲用戶提供一致、無縫的智能體驗。鴻蒙操作系統通過其獨特的微內核設計和分佈式架構,實現了跨設備、跨系統的無縫協同,爲萬物互聯的時代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鴻蒙2030白皮書》認爲,在萬物智聯時代將爲操作系統帶來服務智能化、體驗空間化,終端多樣化三大機遇。鴻蒙2030的願景就是致力於以用戶體驗爲中心,打造全場景智能操作系統,攜手生態夥伴爲用戶帶來更美好的全場景智能生活,共築萬物智聯的鴻蒙世界。
智能化,突破人機協作方式的邊界
要實現鴻蒙2030的願景,我們需要突破現有的技術邊界。智能化是實現這一願景的關鍵。鴻蒙系統通過AI能力的全面下沉,實現了系統級的原生智能。這意味着鴻蒙系統不再僅僅是一個靜態的操作系統,而是一個具有自我學習、自我優化能力的智能系統。它能夠通過不斷學習和適應,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在鴻蒙系統中,系統超級智能體的構建是實現智能化的重要手段。系統超級智能體是一個集合了大量知識和技能的智能體,通過進一步結合操作系統的底層能力,例如感知能力、記憶能力、系統工具等,它能夠理解和執行復雜的任務,爲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支持。通過與用戶的互動,系統超級智能體不斷學習和進化,變得更加智能和可靠。
端雲協同的大模型能力是鴻蒙系統實現智能化服務的關鍵支撐。通過將端側計算和雲端計算相結合,鴻蒙系統能夠實現低成本、低延遲、高隱私安全的智能反饋。這種協同工作方式不僅提高了系統的效率,還確保了用戶數據的安全和隱私。
空間化,突破虛擬與真實的邊界
除了智能化,鴻蒙2030白皮書還強調了空間化的重要性。空間化是指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深度融合,爲用戶提供沉浸式的體驗。在鴻蒙系統中,空間感知、空間交互和空間呈現三大關鍵技術能力的實現, 終端設備將能夠準確感知和還原現實世界,在虛實結合的世界中理解用戶的意圖,人機交互將還原人與真實世界的自然交互,將數字信息內容在空間中沉浸式立體多維地呈現給用戶。
空間感知技術是實現空間化的基礎。通過各種傳感器,如攝像頭、麥克風、雷達等,鴻蒙系統能夠感知用戶的位置、姿態和動作,從而實現對用戶行爲的精確識別。這種感知能力使得鴻蒙系統能夠理解用戶的意圖和需求,爲用戶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
空間交互技術是實現空間化的關鍵。鴻蒙系統通過手勢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允許用戶通過自然的方式與虛擬世界進行交互。用戶可以通過簡單的手勢或語音指令控制虛擬世界中的對象,實現與現實世界相似的交互體驗。這種交互方式的實現,使得用戶可以更加自然地與虛擬世界進行交流,提高了用戶的沉浸感。
空間呈現技術是實現空間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鴻蒙系統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將虛擬世界以逼真的方式呈現出來。用戶可以通過特製的眼鏡或屏幕,看到虛擬世界中的物體和場景,彷彿置身於虛擬世界之中。這種空間呈現技術的實現,使得用戶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虛擬世界,享受沉浸式的體驗。
在實現空間化的過程中,鴻蒙系統還面臨着一些挑戰和問題。例如,如何保證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如何處理用戶在虛擬世界中的行爲和交互,以及如何實現虛擬世界的持久性和穩定性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
一體化,突破設備與數據的邊界
鴻蒙2030還強調了一體化的重要性。一體化是指打破設備與數據的邊界,實現數據和應用的無縫遷移和協同。在鴻蒙系統中,通過分佈式架構和微內核技術,實現了跨設備、跨系統的無縫協同。這意味着用戶可以在不同的設備上使用相同的應用和服務,實現了無縫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
跨端遷移是實現一體化的關鍵之一。鴻蒙系統通過構建統一的賬號體系,以及跨設備的數據標準化,使得應用可以在不同設備上無縫運行。無論是手機、平板還是電視,用戶都可以享受到一致的用戶體驗和功能。這種跨端遷移的實現,極大地提高了用戶的便利性和滿意度。
多端協同則是實現一體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鴻蒙系統通過分佈式架構和微內核技術,實現了多個設備之間的緊密協作。用戶可以將一個任務分配給不同的設備完成,或者在多個設備之間共享數據和文件。這種多端協同的實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產力。
無縫互聯是實現一體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鴻蒙系統通過高速網絡連接技術和統一的通信協議,實現了設備之間的快速連接和數據傳輸。用戶可以在不同的設備之間實現無縫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產力。
在實現一體化的過程中,鴻蒙系統還面臨着一些挑戰和問題。例如,如何處理不同設備之間的兼容性問題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
在鴻蒙2030發展規劃中,安全和算力也是兩個重要的方面。在安全方面,鴻蒙系統採用了軟硬件一體化的安全架構,通過安全芯片、加密算法和安全協議等技術手段,確保了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在算力方面,鴻蒙系統通過極簡架構的算力引擎,實現了高效的資源管理和調度,提高了系統的性能和響應速度。
生態繁榮,鴻蒙2030共建共享
鴻蒙2030還強調了生態建設的重要性。一個健康、繁榮的生態系統是鴻蒙系統成功的關鍵。面向未來,鴻蒙系統通過構建分層的開放平臺,將智能技術延伸到了更多的應用場景中,生態夥伴也能使用鴻蒙的智能化能力,快速實現智能化服務,爲用戶提供無處不在的智能化體驗。
鴻蒙操作系統自問世以來,致力於爲華爲終端消費者帶來極致的全場景體驗。經過四年多的發展,鴻蒙生態的設備數量已超過9億,吸引了230萬鴻蒙開發者投入鴻蒙生態的開發中來。爲了進一步推動鴻蒙原生應用生態的發展,2023年8月,華爲發佈了HarmonyOS NEXT開發者預覽版,並啓動了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預計到2024年年底,鴻蒙原生應用生態將迎來超過5000款應用完成原生鴻蒙開發。
華爲倡議更多的應用開發者和企業加入鴻蒙原生應用生態的共建中,共享全新生態帶來的商業機遇,共同爲用戶帶來更美好的全場景智慧生活。
實現鴻蒙願景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共建萬物智聯的開源鴻蒙數字底座,華爲將HarmonyOS的基礎能力捐贈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形成了OpenHarmony開源項目。自開源以來,OpenHarmony已經成爲智能終端領域發展速度最快的開源操作系統。截至2024年6月,已有超過300家合作伙伴加入共建,7900多名開發者參與貢獻,貢獻的代碼量超過1.1億行。
華爲倡議更多的共建夥伴加入,凝聚產、學、研、用各界的智慧,共同打造一個根深葉茂的操作系統基礎和生態系統,爲千行百業提供萬物智聯的數字底座。
鴻蒙2030的宏偉藍圖不僅需要技術的創新突破,而且離不開廣泛的合作與創新。更是一個對未來社會的美好願景。它描繪了一個智能化、空間化、一體化的未來世界,其中人們可以享受到高度智能化的服務,生活在一個虛擬與現實無縫銜接的世界裏,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相信通過社會各界共建鴻蒙原生應用生態和開源鴻蒙數字底座,各方共同推動鴻蒙操作系統的發展和應用,爲用戶提供更好的智能終端體驗和萬物智聯的數字服務,鴻蒙2030的暢想,會變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