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作爲蘋果首款混合現實頭顯,Vision Pro不僅代表了蘋果在XR領域的最新嘗試,更對整個XR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隨着6月28日蘋果Vision Pro國行版正式發售,這款設備會像“鯰魚”一樣攪動國內XR市場麼?
對於Vision Pro在國內市場的接受度,IDC中國分析師葉青清告訴記者,追尋熱點及嚐鮮的用戶已經在國行版發行前就入手了。對於剩下的消費市場用戶來說,Vision Pro在價格和上手入門等方面對用戶都有極高的門檻要求。此外,Vision Pro的佩戴體驗和生態內容豐富度都是亟需優化的,在生態搭建這方面,頭顯的生態內容應用場景和其他設備相比缺乏競爭力。“其實蘋果一直在構建生態系統這一塊進行各種嘗試,但是目前綜合看消費市場的反饋還是覺得實用的落腳點較少。”
其中在價格維度,Vision Pro國行版起售價爲29999元,明顯高於其在美國市場的價格。葉青清分析稱,Vision Pro今年在中國的主推方向是走中高端線的B端賽道,後期主要還是看在教育市場和企業市場的表現,C端的銷售在初始熱潮結束後就會回到低點。
葉青清坦言,對於國內來說Vision Pro發佈的意義更多是讓廠商和用戶看到了更高的軟硬件標準和更多的使用場景可能性,從量上來說不會有爆發式的增⻓,但會提高行業標準並加劇XR市場廠商間的競爭。
具體而言,Vision Pro國行版的登陸將加速推動國內XR廠商在中高端線的佈局和發展,之後廠商發展的趨勢從虧本補貼起量,轉移爲推出定價高於成本的產品,追求一定程度上的硬件利潤。在下游的內容應用方面,蘋果與多家國內應用開發廠商達成了包括在垂直行業和消費市場層級的合作關係,開發visionOS專屬的內容應用,將會進一步促進VR在遊戲娛樂以外的使用場景落地。
“長遠來看,伴隨低價版推出帶來的出貨量提升,關鍵組件的成本在2年內有望降低,這點對於國產硬件也是利好的。”葉青清說。
事實上,雖然XR市場新產品競相推出,爲行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但該市場的複雜性和挑戰性也不容否認。比如在國行版Vision Pro發佈之前,蘋果曾暫停下一代高端Vision Pro的開發,這引發了市場對於蘋果頭顯未來走向的猜測。
葉青清認爲,這並不意味着低價是蘋果頭顯的出路。相反,優化生態內容的落地和佩戴舒適度纔是關鍵。對於消費級市場來說,頭顯廠商想要有量級上的突破最終都需要在價格上進行控制,但針對商用市場的高端頭顯設備未必如此。
與此同時,國內XR市場的競爭同樣日益激烈。以字節跳動旗下的PICO爲例,儘管其VR一體機已經降價至3000元以下,但字節仍在縮減對PICO的投入力度。
對此,葉青清談到,字節縮減對PICO的投入力度主要是由於PICO 4表現不及預期。這也是多重因素導致的,包括生態內容豐富度不足等,並不能說明“空間計算時代來臨”是僞命題。當前很多XR廠商都已經開始了對於空間計算技術的佈局,意味着行業對未來技術趨勢的認可。
如葉青清所說,隨着XR廠商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增長,XR市場仍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IDC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AR產品出貨48.3萬臺,同比增長74.5%,其中中國市場出貨同比增長了158.5%。預計2024年全球AR出貨將達到約77萬臺,同比增長60.4%。
“目前,我國AR產品仍然以分體式眼鏡爲主導。在這個領域中,各大廠商之間的技術差距並不懸殊,因此競爭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應用場景的創新和內容生態的建設上。尤其是行業領軍企業之間的競爭,顯得尤爲激烈。”葉青清強調,AR市場要想迎來真正成熟的消費級產品,仍需攻克幾個核心難題。
首先,在產品設計上,廠商需要在控制成本的同時,實現從分體式到一體式的轉型,這將爲用戶帶來更加便捷和舒適的體驗。
在技術創新方面,如何將空間計算技術與AR產品深度融合,成爲行業面臨的一大挑戰。這種結合有望極大提升AR產品的實用性和互動性。
而在內容建設層面,如何吸引更多的軟件開發者參與,從而豐富AR的內容生態,也是推動市場成熟的關鍵。只有當內容足夠多樣和吸引人時,AR產品才能真正融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蘋果而言,軟硬件上的顯著技術優勢和豐富的產品生態系統使得其進軍AR市場成爲了一種必然。葉青清告訴記者,未來蘋果在AR領域的發展動向,特別是在降低成本、減輕產品重量以及拓展AR眼鏡應用場景等方面的舉措,將成爲業界密切關注的焦點。
可以預見,如果蘋果涉足AR市場,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創新能力不僅會吸引更多廠商積極入局這一市場,同時也將推動整個AR市場實現量級上的大幅增長。蘋果的加入無疑將爲AR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從而爲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的產品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