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公司拍廣告的護膚品樣品不翼而飛,還好有霸道總裁挺身而出爲女主解圍;海歸富家千金每週都要攜低價品質好物親赴家宴,不然靈魂就會被禁錮在異度空間……
近一段時間以來,題材豐富的短劇持續“吸睛”,憑藉開發快、傳播快的特點佔領了越來越多用戶的碎片化時間。而在今年618購物節期間,短劇更是成爲了各大平臺營銷的新寵。
事實上,在這個被譽爲“史上最簡單的618”,紛繁複雜的活動流程和促銷規則逐漸遠去,以期爲消費者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取而代之的是,短劇與AI“黑科技”的風颳到了衆多電商平臺和MCN機構。那麼,這陣風會刮出電商行業的新氣象麼?
一鍵“get”短劇女主同款
從電商平臺來看,本屆618淘寶、京東等平臺“湧入”大量短劇賬號與內容。比如淘寶在“逛逛”一欄中上線了“劇場”專區,各大品牌可在短劇中進行產品軟植入,用戶直接點擊商品鏈接就能購買。5月27日首播的“淘寶獨家短劇”《以愛爲刃》短劇頁面便附帶商品鏈接,消費者可以據此買到女主的同款穿搭。
對此,淘寶內容營銷總經理陳芳曾表示,淘寶選擇短劇戰略,是爲了給品牌提供新的營銷增量和廣告模式,比如在新品上市、日常種草、大促節點等階段發揮重要作用。
對於各大主播而言,也紛紛於618期間“跑步”入場短劇帶貨賽道。小楊哥去年就控股了一家名叫“合肥聚百星傳媒科技”的製作公司,並在今年花了6天時間拍完首部短劇;辛巴與某護膚品牌合作定製短劇《她似珍珠璀璨》,女主時常拿起該品牌護膚品大敷特敷;姜十七新劇《讓愛束手就擒》則將另一品牌的護膚品深度植入,單集最高收穫超30萬點贊……
而各大主播的積極造勢也與他們入駐的平臺實現了“雙向奔赴”。《2024抖音文娛招商通案》明確提出要深耕精品化微短劇,爲合作品牌提升認知度,激發品牌商機。快手短劇營銷也圍繞明星、頭部達人、短劇矩陣等打造精品內容,實現品牌聲量擴散。
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看來,短劇的核心是內容,短劇帶貨是用內容吸引觀衆,以帶貨來變現,這是一種內容流量和流量變現結合的方式。本屆618各大平臺和主播通過短劇給予觀衆即時反饋,能夠抓住觀衆的注意力,流量增速更快,營銷效果更好。
據艾媒諮詢預計,2023年中國短劇投流規模超373億元,2024年超500億,2027年將突破1000億元。盤和林告訴記者,現階段內容營銷尤其是短劇帶貨發展勢頭正盛,接下來平臺下沉將成爲短劇帶貨火爆的重要催化劑。農村居民、“銀髮族”等羣體對短劇帶貨有更強的偏好,所以隨着短視頻平臺進入下沉市場,短劇帶貨也將注入新動力。
修煉AI黑科技“內功”
在內容形式創新的同時,這屆618的黑科技應用也亮點滿滿。京東、淘寶、抖音等平臺均推出自己的AI產品,希望給用戶帶來更便捷、精準的消費體驗。今年4月,由京東雲言犀打造的“採銷東哥”AI數字人開啓直播首秀,同時亮相京東家電家居和京東超市採銷直播間,整場直播累計成交額超5000萬元。618期間,京東還將AI數字人的直播技術免費向商家開放,幫助商家低成本開播。
在本屆618購物節,交個朋友自主研發的“朋友雲”平臺,實現了從商家招募到財務結算的全鏈路管理。該系統大幅提高了直播零售業務的效率和標準化程度,使交個朋友能夠快速複製已有的成功業務模式,支持更多直播間快速上線。“基於此,新的直播運營團隊在2至3天內就能熟練掌握整個直播鏈路的操作流程,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確保了直播流程的標準化和一致性,從而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滿意度。”交個朋友相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透露,目前交個朋友已將AI作爲提升生產力效率的重要工具,加入到整個環節中。直播間的選品決策、數據分析、背景圖自動生成等都由AI完成。“我們只需進行篩選和審覈,就能完成相應輸出,數據覆盤、主播話術等也都可利用AI提升效率,極大促進了直播後端流程的優化。”
辛選的供應鏈、售後等維度也同樣藉助了黑科技的賦能。在售後方面,辛選對2000多人的客服團隊進行了前端、在線、中臺、後端的系統化分級,實現24小時不間斷服務,讓用戶擁有更愉悅的購物體驗。據悉,辛選已經打造了覆蓋頭部品牌、商家、工廠和產業帶的C2M新零售供應鏈,並形成了供應鏈的用戶心智。
不難發現,從電商平臺角度來看,數字化平臺建設的迭代將進一步拓展服務邊界,幫助品牌方和商家高效直播。而隨着AI等“黑科技”貫穿選品、引流、直播、服務等電商直播全鏈路,越來越多直播間也將持續優化消費者體驗,實現更高的成交轉化率。
值得關注的是,帶貨數字人走到臺前也可能帶來消費者維權困難、知識產權糾紛等問題。因此專家強調,應加強對虛擬直播行業的監管和相應法律規範,明晰平臺方、“中之人”(操縱虛擬主播的真人)、運營方及消費者各方權責,從而推動該產業的健康發展。
直播帶貨下一站去哪兒?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已達4.92萬億元,同比增長35.2%;預計2024-2026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或將從5.86萬億元增至8.16萬億元,CAGR爲18.0%。
新玩家不斷增加,但用戶滲透率卻已逐漸接近天花板。直播電商賽道越來越“卷”,如何破局?《2024克勞銳中國內容機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顯示,過去一年中,衆多MCN機構在穩固業務基本盤的同時,積極探索短劇、電商、出海、生服、服務、自創品牌等多元化業態,以謀求更長久與持續的發展空間。
盤和林表示,直播帶貨當前用戶增長已經趨緩,行業已經趨於成熟,未來直播帶貨的用戶流量將是存量競爭狀態,未來直播帶貨的從業者將通過降本增效來提升競爭力,而生成式AI等技術應用將成爲從業者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在採訪中,辛選相關負責人談到,直播帶貨行業已經告別“野蠻生長”,走向紅海競爭階段,這使得直播機構只有向上做好供應鏈,向下深耕服務體驗才能在行業發展的浪潮中保持優勢。
交個朋友方面認爲,直播帶貨行業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這也讓整個行業處在一個關鍵的轉折點。而一個健康的業態,一個健康的平臺,能否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一定是以這個生態中的絕大多數參與者能賺到錢爲核心。同時,隨着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直播帶貨行業也將更加註重技術創新和消費者體驗的提升。
誠然,經過多年的“狂飆”,直播帶貨正走向規範化,無論是平臺還是MCN機構都來到了轉型與探索的“深水區”。在下一個階段,誰能借助短劇營銷、科技迭代以及層出不窮的新玩法上演更多“爽劇”,格外值得業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