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6月15日消息,經過長達六年的法律訴訟,吉利控股集團主張的威馬汽車知識產權侵權案近日迎來終審判決。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公衆號於6月14日發佈消息稱,該庭已審結一起由員工跳槽引發的新能源汽車底盤技術祕密侵權糾紛上訴案。
據悉,此案原告吉利控股集團索賠金額高達21億元。最高人民法院在二審中適用了2倍懲罰性賠償,最終判決侵權方威馬汽車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合計約6.4億餘元。這一賠償金額創下了我國知識產權侵權訴訟判賠數額的歷史新高。
此案的背景可追溯到2016年,當時吉利下屬的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有近40名高級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先後離職,其中大部分人員隨後加入了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2018年,吉利控股集團發現,這些離職人員中的部分人員以發明人的身份出現在威馬汽車的實用新型專利中。
吉利控股集團認爲,威馬汽車在沒有足夠技術積累和合法技術來源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推出了EX系列電動車,涉嫌侵犯了吉利汽車的技術祕密。因此,吉利方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威馬方停止侵權行爲,並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共計21億元。
最高人民法院在審理此案時認爲,這是一起有組織、有計劃地以不正當手段大規模挖取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及技術資源引發的侵害技術祕密案件。據此,法院作出了上述高額賠償的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