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市場持續增長,消費者偏好經濟型產品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6月6日消息,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最新報告《全球季度可穿戴設備追蹤》,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相較於去年同期實現了8.8%的增長。然而,報告同時指出,市場正在經歷一個明顯的轉變,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購買價格更爲親民的型號,導致平均售價連續五個季度下滑。

分析師觀察到,消費者在購買可穿戴設備時,普遍認爲投資高端機型的額外成本並不划算。因此,中端和入門級設備成爲了市場的主流選擇,從而推動了平均售價的下降。不過,該報告也預測,隨着能夠測量血壓或血糖等先進傳感器的上市,高端型號的市場需求有望得到提升。

在品牌競爭方面,蘋果雖然依舊保持市場領先地位,但其市場份額卻出現了顯著的下滑,同比下降近19%。IDC的分析師認爲,這一變化部分原因可能與銷售禁令及功能刪減有關,同時也指出了蘋果在產品更新上的不足,例如其最新款的AirPods Pro第二代是在2022年底推出的。

與此同時,小米在可穿戴設備市場上的表現尤爲搶眼,同比增長率高達近44%。小米憑藉其不斷推出的新穎且經濟實惠的產品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此外,小米在重返Wear OS系統後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功,現已成爲第三大Wear OS設備製造商。

華爲憑藉智能手機業務的復甦勢頭,成功躋身可穿戴設備市場前三,超越了三星。而三星儘管其Galaxy Fit3因低價策略受到歡迎,但仍未能完全抵消Galaxy Watch銷量下滑帶來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五的Imagine Marketing(旗下品牌包括“boAt”)在耳機市場上表現不俗,增長率達到17.5%,但其智能手錶的銷量卻大幅下滑,下降了61.3%。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