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團隊研發“六條腿”導盲機器人,助力視障人士自主出行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5月29日消息,根據中國盲協相關數據,中國約有1731萬視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面臨諸多不便,出行時往往需要陪同與幫助。導盲犬作爲盲人出行的重要伴侶,其數量和培育上的侷限使得這一需求遠遠不能得到滿足。爲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高峯教授團隊近日研發出一款“六條腿”導盲機器人。

這款導盲機器人具備先進的視覺環境感知功能,能夠自主導航至目的地,動態躲避障礙,甚至能識別紅綠燈,從而大大提高了視障人士的出行安全。通過批量化生產和人工智能的輔助,機器人的製造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同時智能水平得到提升,有望解決導盲犬數量短缺的難題。

除了基本的導航功能,該機器人還通過後臺建立的互聯網服務體系,實現了居家陪護、應急處理等多種功能,能帶領盲人抵達更多地方。機器人與盲人之間的有效溝通是關鍵,高峯教授團隊爲此在機器人上集成了聽覺、觸覺和力覺三種交互方式,以實現人機之間的智能感知與順應性行爲。

據悉,該機器人能夠根據盲人的語音指令快速響應,目前語音識別準確率高達90%以上,響應速度在1秒之內。通過語音交互,機器人可以實時反饋行走和環境狀況等信息,實現雙向智能交互。此外,盲杖作爲力覺交互的工具,可向盲人提供牽引力和轉向力矩,引導他們前進和轉向。

在技術層面,團隊通過多傳感器數據緊耦合方式,建立了精準的雷達-慣性里程計系統,以提高導航的精度和魯棒性。同時,採用模型預測和實時滾動優化方法進行路徑規劃和自主避障,確保導盲任務的安全性。

目前,這款導盲機器人已進入實地測試階段,並有視障人士參與線下展示與功能測試。未來,團隊將根據用戶的實時反饋,對機器人進行持續的研發和調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