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文瑤】5月24日,在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上,螞蟻集團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在主論壇上發言透露螞蟻的科技戰略,下一個十年,螞蟻將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創新,聚焦人工智能和數據要素技術,開啓螞蟻科技的全新未來,爲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回顧螞蟻的創業歷程,井賢棟說,科技創新始終是螞蟻發展的原動力。“20年前,我們創立了支付寶,二維碼讓移動支付成爲每個人的生活日常。10年前,我們創立了螞蟻金服,大數據技術讓再小的企業也能獲得普惠金融服務。”
他說,下一個十年,螞蟻將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創新,聚焦人工智能和數據要素技術。井賢棟在現場分享了螞蟻目前在人工智能、數據要素技術上的佈局。
螞蟻是國內較早佈局AI大模型的廠商,自研的百靈大模型2023年已通過備案。井賢棟介紹,螞蟻大模型堅持面向產業、全棧佈局,當下重點破局三個應用,分別是生活管家“支付寶智能助理”、就醫助理“安診兒”和金融管家“支小寶”。
“我們希望讓AI像掃碼支付一樣便利每個人的生活,爲老百姓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井賢棟說,螞蟻將通過三個管家,推動AI服務普惠化,讓AI技術發展的紅利惠及更多人。同時,通過規模化的應用,不斷拉練和提升底層模型能力。
螞蟻另一個技術佈局重點,是探索下一代隱私計算技術,讓數據價值的流動像自來水一樣即開即用。目前,螞蟻集團全鏈佈局數據要素技術,包括分佈式數據庫,區塊鏈、隱私計算和綠色計算,助力數據價值釋放和共享。
井賢棟認爲,數據要素要“用得好”,關鍵是“流得動”。數據要素的流通發展,已經從“水井”式的自採自用、“桶裝水”式的點對點流通,快速發展爲猶如“城市自來水網”的行業、區域間可信流通。要走向未來更廣域的可信流通,形成綜合水利工程,隱私計算是必需的“管道”技術。
作爲數據要素領域的主要技術服務商,螞蟻正在探索下一代隱私計算技術,提供普惠的隱私計算服務,包括一套端到端的數據安全保障,通過全鏈路密態、實時風控確保數據安全;一套軟硬件結合的計算加速解決方案,致力於讓隱私計算像明文計算一樣快;一個隱私計算雲服務平臺,讓企業像購買雲服務一樣購買隱私計算服務,解決易用性問題。
井賢棟在現場分享了一個案例,過去農業數字化程度低,涉農數據“孤島化”,難以滿足銀行授信風控要求,難以獲得信貸支持。農業農村部大數據發展中心與網商銀行發起“農戶秒貸”項目,通過螞蟻集團隱私計算技術,安全融合多源數據,實時分析,掌握農戶經營情況,手機一點就能“秒貸秒批、隨借隨還”。至今,超600萬農戶通過獲得貸款額度,累計授信964億元,其中約8成農戶種植面積不到10畝。24日下午,該項目還入選了國家數據局“數據要素x”典型案例。
在技術探索的同時,螞蟻堅持開放共享。目前,螞蟻可信隱私計算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核心技術已對外開源,包括“隱語”可信隱私計算框架、大規模智能分佈式訓練系統DLRover等。此外,參與制定了100多項國內外標準,其中主導了10餘項國際標準。
井賢棟說,螞蟻集團將堅持科技驅動,堅守普惠初心,以更大力度擁抱科技創新,讓AI像掃碼支付一樣進入普通人的生活,讓數據價值流動像自來水一樣即開即用。
據瞭解,在此次峯會上,螞蟻集團方面透露,公佈了探索下一代隱私計算的新進展——“密態計算”技術體系,並透露年內將發佈“隱語Cloud”密態計算雲服務平臺。這也是螞蟻首次對外披露“隱語Cloud”密態計算雲服務平臺,讓企業像購買雲服務一樣購買隱私計算服務,支持數據跨雲跨端可信流通,相關產品和服務將在今年內陸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