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年裏,新能源汽車已經從單純的電能驅動,逐步融入更多的智能化技術。隨着新能源銷量逐漸趕超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正式告別了電動化的“上半場”,步入了智能化的“下半場”。
市場端表現也證明了消費者對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技術的青睞。在剛剛過去的4月,鴻蒙智行全系產品單月累計交付達2.96萬輛,蟬聯中國新勢力品牌月銷量冠軍。
與此同時,鴻蒙智行生態聯盟的邊界也在不斷擴大。在不久前舉辦的北京車展上,華爲與北汽聯合打造的首款行政級豪華轎車享界S9正式亮相,並對標奔馳S級、寶馬7系和奧迪A8等傳統品牌的豪華轎車,預計售價將在50萬左右。
作爲一個全新中國汽車品牌推出的首款產品,初次亮相便切入高端豪華汽車市場,這在整個行業歷史都很少見。那麼,享界S9有何底氣?爲了支撐這一遠大目標,華爲又做了哪些準備?帶着這些問題,我們在對華爲終端 BG 智選車業務部總裁汪嚴旻的專訪中找到了答案。
擺脫同質化競爭,市場呼喚高端升級
當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謂“卷出天際”,各大廠商都在不遺餘力地推動技術創新、降低成本,甚至不惜大打價格戰,以極致的性價比,力求在這場新能源賽道的競爭中佔據先機。當然,廣大消費者從中獲得了切實的實惠,但是,似乎各大車企又陷入到了低價競爭的怪圈當中,在30萬元以上級別的豪華車市場,國內車企卻鮮少涉足。特別是在傳統豪華燃油車市場,BBA依然佔據着絕對的領先地位。
但是,在汪嚴旻的眼中,豪華車企巨頭的地位並非牢不可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時代已經變了。“整個市場上面真正的新能源豪華轎車非常少,消費者基本沒得選擇。但是這個市場中是存在消費者需求的,消費者對更好的品牌,更好的質量、更安全的這種豪華車還是有需求。”
實際上隨着國民經濟的穩步增長和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不斷追求,豪華車市場近年來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豪華品牌乘用車銷量高達496萬輛,同比增長19.8%,這一增長率遠超整體乘用車市場5.8%的增速,豪華品牌乘用車在市場份額中也佔到了22.9%的比重。
儘管豪華車市場整體向好,但在新能源領域,消費者的選擇卻顯得相對匱乏。目前,傳統豪華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決心和投入顯然不足,其策略常常搖擺不定,導致產品轉型速度緩慢,產品力不強,市場上的車型也相對較少。
這種情況反映到市場表現上,就是傳統豪華品牌推出的新能源轎車產品市場表現不盡人意,消費者的豪華轎車選擇也相對較少。以2023年中國市場銷量爲例,奔馳旗下的新能源車型EQE和EQS的銷量持續低迷,其中EQE銷量不足萬輛,而EQS更是隻有數千臺的銷量。寶馬的i3車型也不得不採取降價策略,將價格下調到22萬左右,以價換市,但這種做法並非長久之計。顯然,傳統豪華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與其在燃油車市場的強勢地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汪嚴旻:“我覺得價格戰,所謂的‘卷’,其實是說明市場競爭激烈。而我們認爲,更重要的是提供價值,如果消費者覺得車輛物超所值,覺得產品的安全、豪華屬性能夠超越期待,他們就會爲產品買單。因此,相比卷價格,追求更高的產品價值纔是更重要的,整個行業應該更多關注於產品本身的打造、提升產品的價值。鴻蒙智行合作模式下,我們更多是專注於提升產品力,提升用戶體驗,給用戶提供極致的價值。”
滿足智能豪華新需求,用產品本身打動人心
從官方透露的信息來看,享界S9顯然有與傳統豪華車正面攖鋒的底氣。享界S9車身尺寸爲長5160mm、寬1987mm、高1486mm,軸距達到了3050mm,寬敞的空間達到了D級車的標準,而更爲出色的是,其“Inside-Out”的設計理念,這種理念以人爲本,不僅追求外觀的美學設計,更注重內部空間的實用性和舒適性。因此,享界S9的座艙空間被最大化,艙內可用空間高達3460mm,與市場上其他豪華品牌旗艦車型相比,享界S9在空間表現上具有明顯優勢。
據汪嚴旻介紹,“華爲一直追求極致、純淨、簡約的設計理念,不用過多繁複設計、裝飾,讓產品恢復到材質的本身簡約純淨乾淨的狀態。這種設計從華爲的手機一直貫穿到鴻蒙智行的各個車型當中。” 汪嚴旻說,“當然,豪華不僅僅體現在使用高級材料和創新的科技,還有紮實的製造能力和極致質量品控。”
在鴻蒙智行的展臺上,享界S9的豪華與優雅即便隔着護欄都能一眼可見。以“人間星河”爲設計靈感的享界S9,演繹出全新的家族化設計語言。車身線條流暢,光影效果渾然一體,隱藏式水切設計更是巧妙地將車身融爲一體,展現出極致的科技感和簡約風格。星河大燈的全新設計如同璀璨的星河般耀眼,而全新的寰宇色系“寰宇紅”和“星暉金”更是呈現出寰宇之美,使整車散發出優雅豪華的氣息。
當然,享界S9的亮點遠不止於此。它還搭載了全棧華爲智能科技技術,這一技術的引入使得享界S9在智能駕駛、智能底盤、智能座艙等方面都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更爲值得一提的是,享界S9還是鴻蒙智行旗下首款搭載流媒體外後視鏡的旗艦轎車。這一創新設計不僅降低了整車的風阻係數,還帶來了更低的能耗和更靜謐的駕乘體驗。
汪嚴旻說:“科技帶來的創新體驗,並不是要通過多少流量、多少宣傳能夠打造出來,真正能打動人的,最終是產品本身、是科技本身。”而作爲鴻蒙首款行政級豪華旗艦轎車,享界S9不僅代表了華爲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的最新成就,更以其突破性的性能和設計,將競爭矛頭對準了奔馳S級、寶馬7系和奧迪A8等老牌D級豪華轎車。享界S9將和問界M9共同構成“華爲9系雙旗艦”出征高端豪華車市場,展現出國產新能源汽車在高端市場的雄心和實力。
擺脫同質化競爭,市場呼喚高端升級
其實,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像極了數年前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而無論是在智能手機市場,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華爲都用智能創新,推動行業向高端化邁進。
不同的是,智能手機市場華爲親身入局進入市場“肉搏”。在新能源汽車這個風雲變化的市場,華爲卻堅守不造車,以幫助車企造好車的三大模式,與賽力斯、北汽、奇瑞等車企結成合作夥伴,賦能汽車產業實現智能化升級。問界M9與享界S9就是最爲大衆所熟知的鴻蒙智行模式下結出的碩果。
汪嚴旻認爲,“傳統車企在製造品控以及整車的研發方面有經驗也有很強的專業能力,而華爲將過去30多年在ICT領域、消費電子領域積累起來的智能化軟件和硬件以及質量管理等方面的經驗,以及對高端品牌的打造,對消費者的理解,對營銷渠道服務的建設能力賦予合作車企,就能形成優勢互補,爲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打開新的空間與想象力。”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能夠實現爲車企賦能首先源於華爲在汽車智能化技術上的研發投入歷史悠久且深入。早在十年前,華爲就已經看到了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巨大潛力,並持續投入研發,確保了其在汽車智能化核心技術上的領先地位。自2019年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成立以來,累計研發投入已超過300億元,研發人員達到7000人,足見華爲對智能汽車領域的重視與決心。
鴻蒙智行的出現,是華爲技術實力的集中體現。其智能座艙技術走在行業前端,自問界M5推出鴻蒙智能座艙後,不僅爲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座艙體驗,還推動了整個汽車行業在智能座艙方面的進步。而華爲的智能駕駛技術同樣是行業先驅,城區NCA的領航功能已覆蓋超過40000+城鄉鎮,實現了高精準度的輔助自動駕駛。
此外,華爲鴻蒙智行還引領了智能汽車的多項技術創新。例如,華爲推出的百萬像素智慧投影大燈,讓汽車大燈進入了智能時代;全向防碰撞系統的引入,使得行車安全得到了全新的提升;AI算法與機械素質的完美結合,爲用戶帶來了更加舒適、安全的駕控體驗。
華爲不僅在技術層面賦能智能汽車,更在生態構建上大有作爲。通過嚴苛的質量管理體系,華爲確保每一輛鴻蒙智行智能汽車都達到了其高標準。同時,華爲還在積極佈局智能充電網絡,計劃在全國範圍內建設大量的全液冷超快充樁,以解決電動汽車用戶的後顧之憂。
而談到合作伙伴,汪嚴旻表現出了極高的肯定和信心。“華爲在這一塊可以跟我們的合作伙伴一起,能夠把我們所有的主動安全、智能等領域的創新,都賦予在享界S9上。我們相信一定能打造比傳統豪華車更好體驗的一款智能電動豪華轎車,我們的目標是讓享界S9能夠媲美傳統豪華品牌的旗艦轎車,而且不僅僅只是媲美,我們要做的比他們更好。”
在如今汽車行業競爭如火如荼的環境下,享界S9作爲一款國產新能源豪華轎車,正面BBA的豪華旗艦車型“掰手腕”。這款車型能否改變消費者對國產豪華旗艦的傳統看法,並在智能電動時代重新定義豪華轎車的標準,相信市場最終會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