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到直冒冷汗!杭州阿姨連喫20個,胃裏竟長出“鴨蛋”!

每到秋冬季,酸酸甜甜的糖炒山楂,就成了很多人的一道小零嘴。可杭州63歲的吳阿姨,卻把自己喫進了醫院。

狂喫20顆山楂六旬阿姨胃裏長出“鴨蛋”

近日,吳阿姨被腹痛折磨得直冒冷汗,加上陣陣噁心,趕緊來到餘杭區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在問診中吳阿姨告知醫生,前一天她喫了20來顆山楂,之後出現了不適症狀。醫生初步判斷是“胃石症”,便儘快爲其安排了胃鏡檢查。

果不其然,胃鏡下,一顆鴨蛋般大小的胃結石正“躺”在她的胃裏,並且已經出現了因結石導致的潰瘍

“每年這個時候,消化內科都會接診不少因喫山楂、柿子導致胃石症的患者。”消化內科吳林霏醫生介紹,“山楂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果膠及膳食纖維。鞣酸可以與蛋白質結合形成鞣酸蛋白,當胃酸較多時,鞣酸蛋白會和食物中的果膠、纖維素等成分聚合成團,形成胃石。”

胃石是什麼?哪些情況容易得胃石?

胃石(gastricbezoar),又稱胃結石、胃石症,是患者攝入不能消化的物質在胃內瀦留形成的團塊狀物質,這些物質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順利通過幽門部,就會在胃內停留時間變長,在胃酸的作用下逐漸形成結石。

從目前胃石症患者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來看,胃石易發生在老年人羣、糖尿病患者,以及既往有消化性潰瘍等胃部疾病的人羣

胃功能差的人:成人胃石的形成原因與複雜的胃內環境變化有關,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克羅恩病、腫瘤、胃腸道的脫水等,都是胃石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通常比較慢,也相對容易形成胃結石。

老年人:特別強調,老年人胃腸道功能減退,心腦血管、內分泌、神經系統等基礎病多,行腹部手術的比例也比年輕人多,更容易形成胃結石。

另外,對於兒童,不小心吞了異物、異食癖、智力障礙、精神疾病和乳糜瀉等也可能導致胃石。

總的來說,胃功能差的人(如胃術後、胃炎、胃潰瘍等),如果喫了不好消化的東西,就可能產生胃石。

秋冬季節高發做好這幾點讓你遠離胃結石

秋冬季節,山楂、柿子大量上市,也因此成爲胃石症高發季節。吳醫生提醒大家:

01

適量食用

柿子、山楂每次喫的量要控制,不要同時喫,避免一次性食用過多。

02

避免空腹食用

空腹時胃裏的胃酸含量更高,鞣酸在更多胃酸的作用下,更容易與蛋白質結合形成胃結石。

03

避免和高蛋白同食

柿子、山楂不要和板栗、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同食,鞣酸與蛋白質結合纔會形成胃結石。

04

科學挑選

柿子要喫成熟的,越澀的鞣酸含量越高,越容易形成胃結石。

05

特殊人羣要注意

兒童和老年人:胃腸功能相對較弱,更應控制食用量。

胃病患者:這類人羣胃酸分泌較多,食用山楂、柿子後更容易形成胃結石,建議謹慎食用。

資料/市衛生健康委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