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個停車場,能停二三十輛車,上下學高峯時,幫我們緩解了不少停車壓力,現在卻大門緊閉,裏面空蕩蕩的,外面道路卻堵得水泄不通。”10月22日,69中學生家長李先生向記者反映。



李先生介紹,小區內一處原有停車場,在路面維修後,被安裝圍欄和道閘,不僅影響居民日常停車,更讓周邊學校及幼兒園,在上下學時段的交通擁堵問題雪上加霜。
爲此,李先生呼籲,在學校上下學高峯期,定時將停車場道閘打開,讓接送孩子的家長將車輛臨時停放。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停車場位於東風新村7區32號樓西側,緊鄰69中學,原是社區舞廳門前空地,此前作爲臨時停車場供居民使用。
據瞭解,今年小區路面維修期間,該停車場路面被同步改造爲柏油路,但竣工後卻被加裝圍欄與道閘,近期還新增了兩個籃球架,徹底禁止車輛駛入。
採訪時,正值上學早高峯,停車場內空無一車,道閘緊閉;而小區周邊道路上,送學生的車輛排起長隊,部分車輛因找不到停車位,直接停靠在單元門口或路邊,導致交通通行緩慢。
“我們大多是開車來接孩子,以前能把車停進這個停車場等孩子放學,現在只能在路邊‘見縫插針’,既不安全又容易造成擁堵。”家長王女士無奈地說。
該區域內有中學、小學及幼兒園各一所,早晚高峯時段有大量私家車接送學生,原來開放停車場雖僅能容納二三十輛車,卻是緩解交通壓力的“關鍵節點”。
停車場封閉後,居民很不滿。府明社區此前已開展民意調查,問卷中設置“小區內如何合理劃分停車位”“學校門前交通疏導”等6個核心問題,廣泛收集居民意見。
10月23日上午,社區牽頭組織學校、幼兒園代表,以及城管、交警等部門召開社區治理聯席會,針對停車難、交通擁堵問題,展開集中協商。

對於家長“定時開放涉事停車場”的核心訴求,府明社區回應,經覈查,該停車場所在區域,不在小區規劃“紅線”內,無法滿足對外開放的訴求。
對於社區的回應,多數家長表示,理解“紅線內”的合規要求,但仍有疑慮。
家長張先生稱,雖明白社區有規定,但停車場閒置與道路擁堵形成鮮明對比,希望社區能加快推進公共停車場、臨時停靠區等替代方案落地。
也有家長提出,希望社區能公示,“紅線”具體範圍及相關依據,做到透明化溝通,共同推動問題解決。
首席記者:莊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