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勁,你們快來!我們這兒有位老人要提現大額國債,好幾百萬。”電話裏,杭州銀行城東支行客戶經理項孝芳着急地說。
10月20日上午,項孝芳接待了前來辦理業務的84歲陳奶奶(化名)。奶奶說,要取點錢去“買房”。“沒有子女陪着奶奶,而且奶奶要從卡里的大額國債中進行贖回並提現,取現金額比較大,我有點擔心。”項孝芳說。

受訪者供圖
這兩年,項孝芳參與過轄區和銀行系統內部的多場反詐培訓,陳奶奶的異常舉動讓她立刻謹慎了起來。
接待陳奶奶的過程中,項孝芳還發現陳奶奶對買房細節很含糊,並且神情焦慮,還無意中說了“手機被監控”之類的話。
項孝芳通過公安的“一呼百應”機制向筧橋派出所反映情況和求助。
(視頻來源:上城警方)
筧橋派出所民警廖錕和同事就立即趕去了。“來的時候,我們已經將線索同步上報分局反詐中心。”廖錕說,現場還聯繫了陳奶奶的家屬。
陳奶奶的子女說,近期完全沒有買房的打算,“我們馬上趕來。”

受訪者供圖
陳奶奶平時住在閘弄口一帶,她的子女也同步向轄區閘弄口派出所報了警。
大家往銀行趕的途中,上城區公安分局反詐中心對陳奶奶名下的銀行賬戶採取保護性止付措施。
銀行裏,廖錕與閘弄口派出所民警陳國剛纔碰頭,就開始耐心地與陳奶奶溝通。“你別擔心,一分錢都沒轉出去。你爲啥這麼突然要取錢買房呢?”
看到民警就在眼前,陳奶奶說出了實情。
半個月前,她接到一個自稱“XX公安”的電話。對方稱她涉嫌“重大刑事案件,還準確報出她的個人信息。“他們很嚴厲地說,讓我配合調查。”陳奶奶說,她和87歲的老伴都慌了。
之後的幾天,兩人一步步“陷入”對方的話術中,他們新購入了手機和電話卡,又通過指定QQ號長期與對方保持通聯,直到對方要求他們以“買房”的名義,將鉅額國債贖回提現,並存入“安全賬戶”,等待調查。
“奶奶,這就是典型的詐騙啊!”在銀行裏,民警廖錕和陳國剛告訴她:公安機關不可能通過打電話的形式開展調查,更不可能讓當事人取錢存到“安全賬戶”中。

受訪者供圖
這一次,幸好項孝芳及時發現異常,上城區公安分局反詐中心及時止付和民警們的介入,陳奶奶銀行賬戶裏的696萬餘元保住了。
之後,民警陳國剛將陳奶奶接到閘弄口派出所,由反詐民警夏曉嵐對她進行了反詐宣傳。
“要不是你們及時相助我們一輩子的積蓄就真的沒了!”陳奶奶說。
從事銀行工作9年項孝芳已不是第一次接觸詐騙案例,“多虧了民警日常的反詐宣傳,那些案例和特徵我都記在心裏”。
警方提醒:
廣大市民一定要注意公檢法部門絕不會“線上辦案”。若接到類似的電話切勿輕信。絕對不能向所謂“安全賬戶”匯款。若有疑問,請第一時間向家人求助,向警方覈實。
遇到任何要求“轉賬自證清白”的百分之百是詐騙,請立即掛斷電話,並撥打96110或110。
潮新聞 記者 謝春暉 通訊員 孟翎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