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胸外科團隊成功爲一名16歲馬凡綜合徵合併主動脈竇部瘤破裂的少年實施急診手術,將其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患者小宇(化名)來自永嘉,是一名高二學生,平時熱愛籃球運動。上週,他在學校打籃球時,突然胸痛,隨後倒地暈厥,現場同學和老師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其緊急送往溫醫大附二院龍灣院區急診科。
“患者送達時意識模糊,血壓偏低,心率明顯加快,心臟聽診有雜音。”急診科醫生說。通過急診主動脈造影、超聲心動圖檢查,醫生髮現小宇的主動脈竇部、升主動脈直徑明顯擴張,初步診斷爲主動脈竇部瘤破裂。爲進一步明確病情,醫院迅速啓動多學科會診機制,結合相關檢查結果,最終確診其爲馬凡綜合徵合併主動脈竇部瘤,且動脈瘤已出現破口,隨時可能發生致命性大出血。
“馬凡綜合徵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患者常表現爲四肢細長、高度近視等特徵,最危險的併發症就是主動脈瘤破裂。”考慮到病情危急,醫院立即開闢綠色手術通道,完善術前準備的同時,手術團隊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由心胸外科主任趙琦峯團隊主刀,實施“主動脈根部置換(Bentall術)+升主動脈置換術”。術中,醫生髮現動脈瘤破口位於升主動脈根部,破口長度約2mm,血液噴射入心包腔。
醫生隨後給小宇實施了Bentall手術,這是心臟外科領域中極爲複雜且難度頗高的一種手術,涵蓋了主動脈瓣置換、主動脈竇部血管替換,同時需將冠狀動脈重新移植到人工血管上。由於升主動脈擴張,也予以了血管置換。團隊在體外循環支持下,醫生精準切除病變血管段,置換人工血管,置換受損瓣膜,整個手術歷時6個小時順利完成。術後,小宇被轉入心臟重症監護室(CCU)進行嚴密監護。目前,他的生命體徵逐漸平穩,已轉入普通病房繼續康復,預計幾天後可出院。
“還好送醫及時,再晚一步後果不堪設想。”趙琦峯表示,馬凡綜合徵早期症狀隱匿,很多患者直到出現嚴重併發症才被發現,雖然手術很順利,但是小宇出院後還需要定期複查,不能劇烈運動。他提醒,若家族中有類似疾病史,或出現四肢異常修長、關節鬆弛、視力驟降等症狀,應儘早到醫院進行心血管系統檢查,做到早發現、早干預。
來源:溫州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