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漲粉編“颱風劇本” 發佈者被行拘5日

10月19日,海南省海口市的相關部門在網絡巡查時,發現一則因颱風全市要停工停課的消息被人發佈到網上,引起關注。經多個部門覈實,當天雖然有颱風靠近海南,但距離還遠,風力也沒有達到要停工停課的級別。那麼,這條消息哪來的?公安機關立即展開調查。

記者瞭解到,當天,海口市相關部門通過網絡巡查,在微信公衆號上發現了這條經自媒體發佈出來標題爲“海口發佈停課停航停園停工停業”的短視頻,畫面中用字幕明確寫着“23日,全市幼兒園停課”“24日,全市中小學停課”“海口市23日18時起,全市景區公園關”“24日,全市所有建築工地停工”。隨後,海口市公安局多個部門對此展開調查。很快,民警在海口市龍華區的一小區內找到了這條視頻的發佈人,並將她傳喚回派出所。

海口市公安局龍華分局金貿派出所所長 喬晉軍:她當時覺得挺驚訝,覺得自己只是發了個視頻,公安機關就讓她到派出所,但是我們講清楚利害關係,講清楚法律知識以後,她也挺配合我們工作的。

在派出所裏,發佈視頻的李某某表示,當天,她在網上看到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已經生成,並逐漸靠近海南,她就想起今年9月下旬生成的第18號颱風“樺加沙”登陸前後,一些地市的政府部門曾發佈過關於暫時開展關停措施的消息,她就認爲這一次海口市政府也會發布一些這樣的消息。於是,她就在自己的自媒體賬號中模仿官方口吻發佈了因颱風影響海口市已發佈“五停公告”等不實信息。

視頻發佈者 李某某:看到了一個關於颱風的視頻,我就抄了一下,複製了,發了一個視頻號。因爲我以前看到過那樣的視頻,我就想提醒一下大家,我真不知道會犯法。

據警方介紹,視頻發佈者李某某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是一名視頻博主,當天,她製作併發布這條消息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引起更多的網絡關注。

海口市公安局龍華分局金貿派出所所長 喬晉軍:主要是爲了流量,能夠增加粉絲,所以藉此機會就發佈了這麼一個視頻,爲了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她的視頻號。

經過警方調查,這條未經過覈實的消息被髮布到網上僅僅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被1100多人轉發和110多人點贊,並且還有很多網友在視頻下面紛紛留言評論和猜測,在網上博得關注的同時也引起了一定範圍的恐慌。

記者還了解到,因颱風影響而採取的關停措施都是各地氣象、應急管理等多個業務部門的專業人員仔細研判,報送各級政府部門慎重討論才能決定,並由官方媒體首先發布。到10月21日晚上爲止,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在海口周邊引起的影響僅是瓊州海峽客滾船暫時停航,除此之外海口市政府部門無任何關停行爲。

民警經詢問,視頻發佈者李某某對其編造、散佈謠言,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散佈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海口市公安局龍華分局依法對李某某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視頻也已經被李某某刪除。

警方提醒,關於颱風路徑、停課停工等重要的公共應急信息,請務必以屬地政府、應急管理、氣象、教育等官方部門發佈的通知和公告爲準。

海口市公安局龍華分局金貿派出所所長 喬晉軍: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廣大網民應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對未經覈實的信息保持警惕,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對於隨意編造傳播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爲,將受到法律嚴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趙精武:網絡虛假信息的亂象頻發會對正常的社會秩序造成破壞,甚至會侵害政府的公信力。實踐中,有些自媒體會利用公衆對社會熱點的關注與焦慮心理,通過編造“險情、疫情、警情、災情”等敏感內容,引發公衆非理性恐慌。這些虛假信息的大範圍傳播,不僅會混淆公衆認知,也可能導致部分個人在健康、消費領域做出錯誤決策,甚至會導致人身財產損害。

法律專家建議,要最大程度治理網絡虛假信息傳播的亂象,網絡平臺要不斷提升技術手段,加強審覈、識別內容機制;主管部門應嚴格執法,對相關不法行爲的人員和機構追根溯源、嚴查嚴處,加大震懾力度;廣大網民也要提高警惕,多方求證,增強信息辨別能力,以免被網絡不實信息矇騙而遭受損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