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山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俄羅斯衛星社11月12日報道稱,就在美國最先進的“福特”號航母抵達美國南方司令部任務區的同時,美軍在委內瑞拉海岸附近頻繁使用MQ-9“死神”無人機、F-35戰鬥機和AC-130J空中炮艇機,對所謂疑似“販毒船”進行打擊。多家美媒注意到,當前美軍在加勒比海地區集結了空前規模的海陸空作戰力量。軍事專家石宏13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爲,隨着美軍加大在加勒比海地區的部署力度,早就在全球部署中疲於奔命的美軍進一步顯出兵力捉襟見肘。美國海軍學會網站注意到,在全球多個重要海域美海軍再次出現“航母真空”。

“福特”號緊急開赴南美
美國“動力”網站“戰區”頻道12日稱,根據美國南方司令部的聲明,“福特”號航母打擊羣已於11日進入該司令部任務區。目前“福特”號搭載了4個F/A-18E/F“超級大黃蜂”攻擊戰鬥機中隊、1個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中隊、1個E-2D“先進鷹眼”預警機中隊、1個MH-60“海鷹”直升機中隊和C-2艦載運輸機中隊。同時爲該航母護航的3艘“伯克”級驅逐艦也已經到達,根據公開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的數據,其中“巴林傑”號驅逐艦位於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東北方向約800海里處。
報道提到,今年8月以來,美國政府在“打擊非法毒品販運”的名義下,向加勒比海地區大舉增兵。不完全統計顯示,在該地區部署的美國海軍艦艇包括導彈驅逐艦“傑森·鄧納姆”號、“格拉夫利”號、“斯托克代爾”號,導彈巡洋艦“伊利湖”號,瀕海戰鬥艦“威奇托”號以及1艘核攻擊潛艇。此外,搭載着第22海軍遠征隊的兩棲戰艦“硫磺島”號、“勞德代爾堡”號和“聖安東尼奧”號也已部署到位。還有神祕的特種作戰母艦“海洋貿易者”號現在也在加勒比海海域巡航。報道稱,一旦接到命令,它可以作爲“直接打擊販毒集團”的中轉站和指揮控制節點發揮核心作用。
此外,美國空中力量也不斷強化在相關海域的部署,美國B-52轟炸機、B-1B轟炸機、F-35B隱形戰鬥機、MQ-9“死神”無人機和AC-130J空中炮艇機的行蹤不時通過西方媒體對外透露。
美在印度洋、中東、地中海、歐洲等海域航母數爲零
然而在五角大樓不斷向拉丁美洲派遣兵力的同時,美軍的全球部署卻面臨日益窘迫的情況。美國海軍學會網站注意到,截至11月10日,除了駛向加勒比海的“福特”號,美國海軍只有在南海活動的“尼米茲”號、在東亞海域的“華盛頓”號以及剛從諾福克出港的“布什”號,當前美國海軍在印度洋、中東、地中海乃至歐洲的遼闊海域,竟然沒有部署一艘航母,再次出現“航母真空”。報道稱,“福特”號於6月離開美國東海岸的諾福克海軍基地,按照先前安排的部署前往歐洲和中東,接替原本部署在當地的“卡爾文森”號航母。但美國防長赫格塞思10月底下令將“福特”號打擊羣部署到美軍南方司令部任務區後,該航母於11月4日穿過直布羅陀海峽。
軍事專家石宏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軍“福特”號航母被緊急調往加勒比海地區本身就暴露出美軍航母應用的深層次問題,說明美軍航母不夠用了。
專家:窮兵黷武讓美軍部署捉襟見肘
石宏表示,美國海軍現在有10艘“尼米茲”級航母,目前狀況都不算太好,有數艘在美國船廠排隊等着大修換料。“尼米茲”級首艦“尼米茲”號前不久在南海連墜兩架艦載機,已經開啓退役倒計時。加上美國新一代“福特”級航母的後續幾艘建造與試驗進展拖延,美國海軍目前想要湊出來3-4艘航母執行作戰巡邏任務都難度很大。
石宏強調,越是窮兵黷武,美國對航母的使用強度與頻次就越高,美海軍航母的狀態就越差,在這種惡性循環下,只會越來越不夠用。還要看到,美軍航母全球部署出現真空期,只是美軍各大軍兵種全球部署捉襟見肘的冰山一角。此外,專家認爲,持續時間創紀錄的美國政府“停擺”,對於美軍海空兵力在加勒比地區打擊“販毒船”可能有負面影響,雖然特朗普已經簽署臨時預算案結束美國史上最長的聯邦政府“停擺”,但美國兩黨的爭鬥可能對美軍行動構成的潛在影響仍需要繼續觀察。
石宏表示,隨着美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軍事行動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美國盟友開始抗議或與美軍的行動保持距離,特別是多國暫停與美國的情報合作,可能會對美軍的後續行動構成直接影響。多個盟友認爲,美方的行動違反了國際法,並有可能破壞該地區的穩定。